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在當時有175位將領被授予中將軍銜。其中有一位開國中將是最為特別,因為他一生都從未殺過敵人,卻為新中國立下汗馬功勞,這個人就是傅連暲。
“醫療將軍”傅連暲
在1915年,傅連暲就被應聘到汀州福音醫院到當一名醫生,當時他才二十一歲。十年之后,他就被選舉為汀州福音醫院的院長。可見傅連暲在醫生方面是非常出色的,遠超于常人。就連他的仕途也是非常的順利的,甚至可以說是步步高升。
青年時期的傅連暲
在他33歲的時候,遇見了改變他一生的一群人,這群人就是紅軍。這是傅連暲第一次接觸紅軍。正好當時,南昌起義部隊經過長汀,紅軍部隊有著不少的傷員,傅連暲一看見就主動提出免費收治傷員,并還召集周圍的醫務人員和青年學生來參與救護。其實在救護現場也就只有3個人可以勝任手術,但是他們卻在短短幾天時間內給二三百名傷員做了手術。
三年后,傅連暲為紅軍做一件重大的事情,他在福音醫院創辦了中央根據地第一所中央紅色護士學校,他兼任校長和教員,接著又開辦了中央紅色醫務學校。
1933年,這一年傅連暲已經39歲。他做了一個讓人非常敬佩的舉動,那就是將福音醫院和全部家產捐給紅軍,舉家遷往瑞金。要想在當時他當院長每個月可是有著400元大洋的收入啊!但是他毫不猶豫放棄了每月400元大洋的收入,選擇了加入了紅軍。因為他深信,黨和紅軍指示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解放的道路。
傅連暲和蘇聯外科醫生阿洛夫在延安合影.
1934年10月,他已經40歲了。在面對中央紅軍要開始長征時,他拒絕了組織讓他回去汀州的要求,因為他知道這是組織上在照顧他,但傅連暲他只一心跟隨著紅軍。身為一個醫者的他,完全就沒有接受過任何的軍事訓練,身體的強度也是比紅軍戰士弱了許多。漫漫長征路,由于高強度行軍和惡劣自然環境,體弱的傅連暲一直經受著病痛的折磨,有好幾次都來到了鬼門關,但他卻始終堅守職責。戰士們在扎營休息,那他就要忙著給大家看病,并且教大家防病方法。過草地時,他還舉辦了一個醫療培訓班,白天行軍,晚上上課。危急時刻,傅連暲采取中醫藥療法,也是挽救了許多紅軍將士的生命,正是由于傅連暲的及時救治和精心保障,我們偉大的毛主席更是親切地稱他“紅色華佗”。
在延安,傅連暲(右起)與紅軍戰士的合影
傅連暲曾說:“我以終身從事于革命醫務工作為極大快慰,我熱愛醫務技術這個武器。”雖然他不會用槍,卻始終緊緊握住行醫救人這個強大武器,為新中國打下一片天。”
傅連暲對于革命事業和紅軍可是全身充滿了熱力,而他的這種熱力讓他一生都沒有改變,并且使他相信自己終有那么一天,能站在黨旗下,向黨交出一顆心,也把他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獻給共產主義事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