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200萬大軍,航母、導彈樣樣俱全,但未必能打贏一場家門口的戰爭!”俄羅斯媒體這句看似矛盾的論斷,最近在西方軍事圈炸開了鍋。
一邊是外媒炒作“中美臺海必有一戰”,另一邊是國人自信“解放軍實力足夠守衛家園”,可俄媒偏要潑冷水,光靠解放軍有點懸,真正的勝負手,藏在中國街頭巷尾的工廠、碼頭,甚至漁船的船艙里。
俄媒究竟看出了什么門道?所謂“另一股力量”又是什么?今天我們就來掰開揉碎,看看這場可能改寫亞太命運的博弈背后,藏著哪些外人算不清的賬。
俄媒點破了一個殘酷現實,臺海若開戰,大陸面對的絕不是臺灣一島,而是美國拉起的“藍盟”聯軍,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甚至印度都可能下場攪局。
美國智庫CSIS的兵推說得更直白,若美日聯手介入,解放軍可能在三周內被逼入絕境。
日本的角色最危險,臺海是日本海上生命線的咽喉,日本自衛隊的反潛實力全球頂尖,戰時封鎖海峽、切斷補給易如反掌。
2024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公開宣稱“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美軍退役少將馬克·蒙哥馬利更自曝“500名美軍已駐臺”,擺明要把水攪渾。
美國的算盤也精得很,一邊對臺軍售、拉盟友軍演,一邊卻清楚自己不能硬拼,CSIS推演顯示美軍若參戰,兩周內可能損失兩艘航母、484架戰機,陣亡士兵超3200人。
這也是為何當初拜登政府嘴上喊“保臺”,實際只敢讓臺灣“扛住90天”,畢竟連自家將領都不得不承認在中國家門口開戰美軍贏不了!
更陰險的是“消耗戰陷阱”,臺灣軍事專家張廷廷提出“96小時閃電戰”理論,若解放軍四天內拿不下制空權,戰局就會拖入泥潭。
屆時美國可發動“海上狼群戰術”,用天價導彈消耗中國艦隊,蘭德公司推算,全殲解放軍艦隊需耗資66億美元、2200枚導彈。
中國軍力賬面數據確實唬人,全球第一的軍艦數量、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殲-20隱身戰機等等,但俄媒尖銳指出:“一支40年沒打過大戰的軍隊,再好的裝備也是紙上談兵?!?/strong>
實戰經驗成致命傷,解放軍上一次大規模作戰是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此后維和、護航等行動全是“小考”。
而美軍過去30年打了7場戰爭,從海灣戰爭到敘利亞空襲,戰場協同和后勤保障早已千錘百煉,現代??找惑w戰分秒定生死,一次通信干擾、一次補給中斷,都可能讓先進武器變廢鐵。
登陸戰更是地獄難度,別看臺海峽僅180公里寬,但風急浪高,臺軍在西海岸埋設大量水雷和反坦克導彈,防御工事修了70年。
美軍分析直言:“臺島西岸比諾曼底登陸的奧馬哈海灘更兇險!”俄媒預估若強攻登陸,傷亡或超10萬人。
海外基地短板也被放大,美軍全球800個基地可隨時補給,而中方海外支點屈指可數,一旦戰線拉長,從福建到臺東的補給線可能遭“藍盟”潛艇絞殺,美國海軍學院兵推顯示,中方若不動員民力,跨海后勤生存率僅有17%。
俄媒的終極答案藏在《中國國防動員法》里,“另一股力量”正是中國14億人的戰爭潛力和全球第一的工業機器。
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深厚的工業底蘊,構成了其戰時動員能力的雙重支柱,5.7億適齡勞動人口與5700萬退役軍人,可在極短時間內組建千萬級民兵力量,而真正的戰略威懾力則藏于其全球領先的工業"爆兵"體系中。
在造船領域,中國以全球68%的產能獨占鰲頭,上海大型船廠可同時開建3艘4萬噸級075型兩棲攻擊艦,民用滾裝船通過模塊化改裝,72小時內即可轉型為軍用登陸艦,這種"下餃子"式的產能曾創下一年下水10艘055型萬噸驅逐艦的紀錄。
無人機產業更將數量優勢推向極致,東莞工業區依托全自動化生產線,單月可量產3萬架軍用無人機,戰時若動員全國2300家相關企業,FPV無人機月產能或突破200萬架,形成足以遮蔽臺島防空網的"鋼鐵蜂群"。
導彈產能的碾壓態勢同樣顯著,美軍AGM-158C反艦導彈年產量僅400枚,而中國火箭軍庫存的中遠程導彈超5萬枚,PL-15空空導彈全自動生產線更實現日均百枚的恐怖效率,相當于美國同類型導彈全年產能的7倍。
這種將民用工業瞬間轉化為戰爭機器的能力,本質是"世界工廠"三十余年積累的厚積薄發。
當美國的導彈產線受制于稀土進口依賴時,中國從CL-20炸藥到氮化鎵雷達組件的全產業鏈自主可控,讓"工業實力即戰爭潛力"的現代軍事鐵則,在東海之濱淬煉成鋼。
民用設備秒變戰爭機器的例子更讓對手膽寒,滾裝船變裝甲運輸艦、漁船裝火箭彈打“海上游擊戰”、物流公司卡車連成補給動脈,這就像把沃爾瑪倉庫突然變成五角大樓軍械庫。
這套“全民戰爭”邏輯早被歷史驗證,二戰美國靠“自由輪計劃”造出2700艘運輸船,用物資淹沒了日本,如今中國推行軍民融合戰略,華為搞通信抗干擾、大疆研發察打無人機,民企科技直接注入戰場。
俄媒的分析雖犀利,卻漏掉了最關鍵一點:中國所有備戰動作,終極目標都是“不打仗”。
美國國會剛通過“臺灣非歧視法案”,日本煽動“臺海火藥桶”,中國國防部直接回應回應“臺獨”與臺海和平水火不容,玩火者必自焚。
至于那“另一股力量”?它確實能讓美軍后勤生存率跌到17%,能讓臺灣芯片停產引發全球經濟地震,能讓“藍盟”艦隊在東風導彈下變成活靶子,但中國更清楚,真正的勝利,是讓敵人算不清代價而不敢動手。
畢竟一個能一個月造3萬架無人機、三天改裝百艘民船的國家,若真被逼到墻角,那“雖遠必誅”就不再是口號,而是對手必須咽下的苦果。
參考資料:
上觀新聞《專家:賴清德所謂“團結十講”實為“亂臺害臺十講”》
金臺資訊《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挫敗一切外部勢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