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由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畫院、廣東美術館共同主辦,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紹強策展的“天行健——梁江‘學者書畫’50年·廣州展”在廣東美術館本館盛大開幕。本次展覽以“藝術行跡”“攀高臨遠”“以學養(yǎng)書”“移情入畫”四大版塊,遴選百余件作品與文獻資料,較全面地呈現(xiàn)梁江先生從藝50年的藝壇行跡、史論著述、書法作品和繪畫創(chuàng)作等成果,展現(xiàn)一位學者兼藝術工作者不斷探索的歷程。
開幕現(xiàn)場·梁江先生致辭,圖?君君
開幕現(xiàn)場·作品捐贈儀式,圖?君君
梁江
梁江,中國美術館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原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及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自上世紀70年代末起,他便投身藝術研究和創(chuàng)作,并在廣東省美術界、中國藝術研究院等重要學術與文化領域長期耕耘,從藝50年來取得了豐碩成果,并在藝術界內外獲良好口碑。
50年來,梁江先生的書法、繪畫和學術研究相輔而行,作品曾在中國美術館、炎黃藝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及國外參展。近年來舉辦了十余次個人書畫作品展覽,印行有《梁江書畫選集》等多種畫冊。此外,梁江先生還主導了多項國家級美術研究和展覽項目,在學界和藝壇均具重要影響力。他以學者之思考反觀書畫,以書畫之體悟印證學術,使理論與創(chuàng)作相輔相成。
“天行健”展覽現(xiàn)場,圖?君君
“天行健”展覽現(xiàn)場,圖?君君
梁江與廣東美術館
梁江先生與廣東美術館的淵源貫穿其發(fā)展歷程。從廣東美術館籌備到壯大始終深度參與,是廣東美術館這座藝術殿堂成長的重要見證者與推動者。
回溯至1985年,梁江先生作為美協(xié)廣東分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主要籌備者,執(zhí)筆撰寫核心文件,并于7月17日夜與湯小銘、林墉共同草擬《籌建廣東藝術博覽中心倡議書》,次日刊發(fā)于《羊城晚報》,直接推動了廣東美術館的立項籌建。
2024年廣東美術館白鵝潭新館啟用之際,梁江先生不僅貢獻了"新時代,新跨越" 開館展的主題,更受聘為學術委員會委員,持續(xù)為廣東美術館發(fā)展注入專業(yè)智慧。
這段跨越近四十年的不解之緣,既是梁江先生藝術生涯的重要注腳,更是廣東美術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的生動縮影。
梁江“學者書畫”
梁江先生在書法領域長期研習古帖,旁涉碑版,于傳統(tǒng)中自出機杼,筆勢縱橫恣肆,風格鮮活靈動。其繪畫創(chuàng)作則在西畫訓練的基礎上,深研中國畫傳統(tǒng),山水、花鳥皆有涉獵。
梁江《北宋 郭熙論畫》紙本行草 2017,圖?君君
梁江《陶淵明 貧居依稼穡》紙本行草 2022,圖?君君
梁江《吹綠東風又一年》《恰是新寒細語時》紙本設色 2024
梁江《雨潤三春》《子非魚》紙本設色 2024,圖?君君
本次展覽除了書畫作品外,也呈現(xiàn)了梁江先生在文化組織與社會活動中的重要貢獻:他曾主持策劃多項大型展覽,為美術館學界貢獻出多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展覽。
廣東美術館希望借此展覽,呈現(xiàn)梁江先生在學術、藝術與文化策劃等方面的多重面貌,也期待通過此次展覽,引發(fā)更多關于“學者書畫”這一命題的持續(xù)探討。
“天行健”展覽現(xiàn)場,圖?君君
“天行健”展覽現(xiàn)場,圖?君君
“天行健”展覽現(xiàn)場,圖?君君
----------展覽概況------------
展覽主題:天行健——梁江“學者書畫”50年·廣州展
展覽時間:2025年3月14日至4月20日(9:00-17:00,逢周一閉館)
展覽地址:廣東美術館本館一樓1/2/3/4號廳
(廣州市越秀區(qū)二沙島煙雨路38號)
來源:廣東美術館
編輯/攝影:生活藝術地圖-曾麗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