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焦慮情緒的產生
從心理學角度而言
當我們面臨考試這樣的壓力情境時,大腦會自動評估當前情況對自身的威脅程度。倘若感覺可能無法應對,身體就會迅速進入應激狀態,釋放腎上腺素等激素,這便是焦慮情緒產生的生理基礎。它是身體對潛在危險的一種預警,提醒我們需要重視當前面臨的挑戰。
02
焦慮的作用
焦慮并非百害而無一利
焦慮并非百害而無一利,適度的焦慮具有積極意義。它能讓我們時刻保持警覺,就像給大腦按下了“加速鍵”,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提醒我們要重視考試認真備考。
比如在適度焦慮的驅使下,我們會更積極主動地梳理知識點、反復練習題目,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但凡事皆有度,過猶不及。
過度焦慮會帶來諸多消極影響
它會嚴重干擾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難以集中精力復習,原本記住的知識點在考場上也可能突然“消失不見”。而且長期處于焦慮狀態,會對身心健康造成損害,導致失眠、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問題,甚至影響我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
03
緩解焦慮小妙招
放松訓練
當焦慮感襲來,不妨試試深呼吸。慢慢地吸氣,讓空氣充滿腹部,感受腹部的膨脹,再緩緩地呼氣,感受腹部的收縮,重復幾次,便能讓身體迅速放松下來。此外,聽一些舒緩的音樂也是不錯的選擇,在悠揚的旋律中,暫時忘卻考試的壓力,讓心靈得到片刻的寧靜。
積極暗示
每天對著鏡子給自己一個微笑,告訴自己“我已經準備好了,我一定能行”。這種積極的心理暗示能夠逐漸改變我們對考試的看法,從心底增強自信心,讓我們以更從容的姿態面對考試。
認知調整
我們要深刻明白,考試只是對一段時間學習成果的檢驗,它并不能決定我們的未來。一次考試失敗并不代表什么,重要的是從考試中總結經驗、沒取知識。不要過分看重考試成績,更不能因為一次考試就否定自己長期以來的努力和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