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債務陷阱”是美西方抹黑中國和“一帶一路”倡議的典型說辭之一。美國政府固守“零和”思維,排斥雙贏理念,斥巨資編造并傳播了這一謊言。事實上,在西方鼓吹的“債務陷阱”案例中,相關國家的金融問題并不能歸咎于中國;相反,“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長期經濟發展和脫貧做出了重大貢獻。更多國家應加入進來,共促“一帶一路”發展,抵制惡意攻擊。
本文為中國觀察智庫獨家約稿,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作者:侯賽因·阿斯卡里
(Hussein Askary)
瑞典“一帶一路”研究所副所長
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盡管國際專家已經徹底揭穿了中國“債務陷阱”論的謊言本質,但這種說法仍不斷出現,成為許多反華人士的口頭禪。最近,一名瑞典議員在一次公開辯論中提到了這個問題,稱這是“中國在非洲咄咄逼人的新殖民主義行動”的一部分。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債務陷阱”一說在“全球南方”的影響已經減弱,但在西方,仍有一些人在樂此不疲地重復這一論調,試圖讓更多的人相信中國的發展成就與和平崛起是“地緣政治威脅”。
“債務陷阱”論是特朗普第一次執政時,美國政府用來對抗中國影響力的工具之一。據當時美國媒體報道,2018年,美國國務院委托兩名哈佛大學的學生撰寫了一份報告,題為《債務外交:中國對新經濟影響力的戰略利用及其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影響》。當年5月,美國國務院向美國和國際媒體通報并協助宣傳該報告。2018年底,美國國務院甚至在提交給國會的財務報告中吹噓稱:“國務院繼續在這個問題上發出信息,提供了額外的高價值材料,其中包括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對危險的‘債務陷阱外交’發出的警告”。
國務院要求為這類操作提供更多資金。作為回應,2021年美國國會通過《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提出從2022年到2026年每年專門為反華宣傳撥款3億美元,也就是總計15億美元。根據該法案,大部分資金將用于“支持當地媒體”,并指出,“國務卿應通過負責民主、人權和勞工事務的助理國務卿,與美國國際開發署署長協調,支持和培訓記者掌握必要的技術,確保他們能夠加大對‘一帶一路’的調查”。
2021年9月,津巴布韋媒體披露,美國駐津巴布韋大使館正在招募和資助年輕記者和社會活動人士,詆毀中國在津巴布韋的投資項目。這清楚地表明,以“債務陷阱”敘事為主要工具的反“一帶一路”宣傳正在全球范圍內盛行。在塞爾維亞小城斯梅代雷沃,一個由美國國際開發署資助的非政府組織也整了一個“大新聞”,稱當地一家鋼鐵廠被中國企業收購后,周邊地區的癌癥發病率上升。然而當地衛生部門直接站出來辟謠。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美國國際開發署在資助反華和抹黑“一帶一路”行動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這是有實據可查的。它為資助美國和海外的非政府組織招募并組織有才華的“年輕領袖”和“輿論制造者”,為他們提供資金和虛假信息,攻擊中國在“全球南方”通過“一帶一路”項目。其中,威廉與瑪麗學院全球研究所的“援助數據研究實驗室” (AidData) 就是接受美國國際開發署資助的“一帶一路”假消息來源之一。最近,美國國際開發署遭特朗普新政府裁撤,美國國會分配給反華和反“一帶一路”行動的資源將受到何種影響目前尚不清楚,但一些西方媒體認為,這無疑是一次沉重打擊。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如果美國把這一大筆資金用于在非洲做善事,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而不是散布虛假信息,針對中國和“一帶一路”搞污名化,那么它在與中國的競爭中將擁有更大的軟實力。比如,中國在津巴布韋馬紹納蘭援建的馬胡塞克瓦產前護理醫院耗資600萬美元,美國如果把15億美元的反華宣傳經費都用來建造這樣的醫院,足夠建250家。再比如,肯尼亞Gachororo保健中心是一家三級醫院,有200個床位,耗資320萬美元,15億美元可以建造大約500所。然而,在美國的政策制定者頭腦中,絲毫不見這種雙贏的思維,只有地緣政治的“零和”游戲。
應對“債務陷阱”敘事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系統揭示其謬誤并廣而告之;二是在“一帶一路”倡議第一個十年的成功實踐基礎上,創新基礎設施融資方式。許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基礎設施來釋放和維持經濟增長潛力,這是現實問題,但過去幾十年來,形形色色的“援助項目”在消除貧困和實現繁榮方面沒有取得任何切實成果,各國已經厭倦了這樣的傳統模式。
圖片來源:新華社
關于第一種方法,揭露“債務陷阱”敘事的謬誤很簡單,并且對任何所謂的“中國債務陷阱受害國”都適用,只需“三查”:一查該國債務的構成,二查債務用途和條款,三查該國財政不穩定的來源。按照美國的說法,斯里蘭卡、贊比亞、肯尼亞、巴基斯坦和黑山都是美西方口中“深陷中國債務陷阱”的著名案例,然而只要用上面的方法“三查”一下便會發現,將這些國家的金融問題歸咎于中國是毫無根據的。
對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融資,無論反對者如何鼓噪,中國成功的低息長期貸款模式都必須延續。但廣大亞非拉地區發展現代基礎設施需要數萬億美元,僅靠中國一家是無法填補這個巨大缺口的。其他行動者必須趕快加入進來,集中利用資源。
首先,各國必須發展國家金融機構,通過國家開發銀行調動地方資源。區域開發銀行也是可取的做法。例如,海灣阿拉伯國家擁有超過4萬億美元的主權財富基金。中國金融市場也可以成為一個信貸來源,熊貓債券在發展中國家越來越受歡迎就證明了這一點。此外,可以在債權國和債務國之間建立雙邊發展基金,利用債務國的一小部分自然資源從債權國的金融機構獲得信貸。
“一帶一路”是中國崛起之外,21世紀最偉大的成功故事之一。我們必須為“一帶一路”正名,并繼續促進其發展。諸如“債務陷阱”這樣出于地緣政治動機的惡意攻擊,必須予以抵制。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本文原文發表在中國日報國際版,原標題為 "Weaponized smear"
出品: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責編:宋平 唐文若
編輯:張釗
實習生萬焯燃亦有貢獻
中國觀察 (China Watch Institute)是中國日報旗下的傳播型智庫,匯聚全球中國問題研究的意見領袖、政商精英和學界翹楚,建設全球中國議題“朋友圈”;集納海內外“最強大腦”的權威觀點,建成內容具有聚合性、權威性和工具性,傳播效果具有穿透性的高端平臺和中國議題最權威的風向標。
我們關注的重點議題包括國際關系和全球治理、經濟、科技、人口、氣候環境、衛生健康、糧農土地等。歡迎國內外專家學者和機構同我們聯系,分享智慧成果,建立合作關系。
投稿/合作:editor@chinawatch.cn
電話:+86-10-64995765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惠新東街15號
www.chinawatch.cn
好看,請點 [分享] [點贊] [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