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轟炸也門,胡塞武裝不但沒被嚇住,反而直接對美國航母“哈里·杜魯門”號下手,24小時內連襲兩次。這種場面過去只會發生在美俄博弈中,現在一個非國家武裝組織居然敢主動挑釁美軍,背后的邏輯遠不只是“胡塞武裝很強”這么簡單,而是中東戰局和全球格局正在發生微妙變化。
胡塞武裝之所以敢這么做,底氣來自兩方面:一是自身已經具備遠程導彈和無人機戰力,不再只是一個傳統游擊隊;二是它不孤單,背后有伊朗的支持,更有大國角力的背景。
胡塞武裝在紅海頻繁襲擊西方船只,等于是在以小博大,把自己放到了中東抗美“先鋒”的位置。美國的轟炸并沒有讓胡塞停手,反而讓它有了更多行動的理由:你美軍炸我,我就打你的航母,看誰更敢升級沖突。
但真正值得關注的不是胡塞敢不敢,而是這場博弈里,誰最希望局勢升級,誰又在努力降溫。美國一邊強調“持續打擊”,一邊又表態不會進行地面行動,這種模棱兩可的態度說明,美軍并不想被深度拖入這場戰事。
而伊朗雖然支持胡塞,但也未必希望全面開戰,因為伊朗自身還有核談判、中東經濟合作等更重要的議題,過度攪動局勢反而會影響自身布局。
那么,誰最想讓美軍深陷也門?俄羅斯顯然是個關鍵變量。烏克蘭戰事正處于關鍵階段,美國的注意力越分散,對俄來說越有利。
胡塞武裝的襲擊雖然是自身戰略的一部分,但它帶來的連鎖反應,卻可能符合俄羅斯的利益。而在另一方面,沙特、阿聯酋等中東大國的態度也很微妙,它們既不想看到伊朗勢力做大,也不希望美國在該地區過度用兵,影響自身的地緣利益。
特朗普政府現在面臨的難題是,打下去,可能要付出更大的軍事和外交成本;但如果不強硬,美國的地區威懾力就會受損,這對美國而言反而成了一個大大的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