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御風
眼看美國總統特朗普充當“和平使者”,在俄烏之間大出風頭,“大英帝國”也忍不住發威,迫不及待要展示下老牌列強的牌面。
(斯塔默發表講話)
據“路透社”3月21日報道,英國首相斯塔默20日在倫敦郊外的諾斯伍德基地會見了法國、波蘭、澳大利亞、加拿大在內的31國代表,隨后宣布英國將繼續推動所謂的“自愿者聯盟”計劃,準備在烏克蘭部署3萬到10萬人的“維和部隊”,以確保烏克蘭獲得“持久公正和平”。
意氣風發的英國首相發出警告:普京沒有資格決定烏克蘭采取什么方式“自衛”,如果他膽敢違反和平協議的話,將面臨嚴重后果。
(歐洲計劃獨立出兵烏克蘭)
在特朗普明確美國不準備出兵烏克蘭“維和”后,斯塔默看到了“英國主導西方”的良機,近期主持了多次西方國家的“武林大會”,頻繁發表強硬講話,誓言要支持烏克蘭抗擊俄羅斯,現在又在搗鼓什么“烏克蘭維和部隊”。
在一眾歐洲國家的恭維下,斯塔默也找到了一點“大英帝國”的感覺,甚至直接讓普京“一邊待著去”,聲稱無論普京反對與否,英國都要組建多國聯軍出兵烏克蘭“維和”。
(斯塔默對普京很不客氣)
然而,盡管英國人大話說得震天響,還是不小心露了怯。斯塔默再次呼吁,美國應當承擔“維和和平的責任”,因為只有美國對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普京才會清楚,一旦越線就會產生嚴重后果”。
換句話說,英國人也清楚,俄羅斯真正忌憚的是美國,而如果美國不摻和的話,幾十個歐洲國家加起來,普京也不會放在眼里。
(斯塔默和各國軍官討論出兵烏克蘭計劃)
與此同時,斯塔默還強調,西方維和部隊將不會部署在俄烏前線,而是會在烏克蘭的后方“維護和平”,英國首相認為,他“強烈感覺”經過3年的戰火洗禮,烏克蘭目前擁有歐洲最強大的軍隊,有足夠的兵力和戰斗力,以及豐富的戰斗經驗。
因此,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就算出兵,也不會“取代烏軍”,而是希望進一步加強烏軍的力量。
這意味著,就算英法等國派出了10萬大軍進駐烏克蘭,烏軍還是要頂在前線和俄軍對峙,西方聯軍則會待在相對安全的后方“維和”,這種“維和部隊”,就連西方陣營都有人看不下去,意大利方面就明確反對出兵計劃,認為此舉“危險且無效”。
(斯塔默視察英國戰略核潛艇)
英國國內對于斯塔默的出兵計劃也是一片反對聲,指責英國首相只顧著說大話,但是有一系列問題還沒有解決。
比如說英國的武器庫存基本上都援助了烏克蘭,從哪里獲得支撐維和行動的大批武器彈藥,此外,英軍就算進駐烏克蘭,交戰規則是什么也不確定,是否會和俄軍正面沖突。
一旦沖突的話,美國是否同意出兵履行北約義務,不解決這些問題,出兵烏克蘭就是句空話,很可能將歐洲拖入危險的戰爭之中。
實際上,對于英國威脅出動10萬多國聯軍進駐烏克蘭一事,俄羅斯根本沒放在心上,普京的眼里只有美國的態度。
(特朗普和斯塔默)
俄外交部發言人20日對美國喊話,希望特朗普關注普京的停火呼吁,再次停止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和情報支持。緊接著,俄方證實,美烏即將在下周一在沙特舉行新一輪會談,討論俄烏部分停火的技術問題。
這就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分裂感,一方面美俄忙于討價還價,另一方面英法等歐洲國家,則擺出拒絕讓步的強硬姿態,呼吁出兵烏克蘭協助抗俄,但外界普遍認為,胳膊擰不過大腿,一旦美國做出最終決定的話,歐洲喊得再響也無濟于事。
(“自愿聯盟”本質上是“蘿卜開會”)
本質上歐洲國家內部還是“一盤散沙”,如果有美國領頭的話,那么矛盾都能夠被壓制,但失去了美國的領導,英國也好,法國也好,都無法成為歐洲“盟主”,所謂的出兵計劃,更多是口號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