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珠海航展上,我國公開了紅旗-19反導系統,珠海航展上的展板信息顯示,紅旗-19是我國新研發的一款地空導彈系統,其主要作戰任務是對彈道導彈類目標實施區域攔截,具有作戰保護區域覆蓋范圍大、突防對抗能力強等特點,是我國防空反導作戰的骨干裝備。由此可以看到,紅旗-19的主要任務就是攔截彈道導彈,尤其是一些攜帶核彈頭的遠程或洲際彈道導彈, 是我國戰略反導的主力裝備。而就在近日,港媒又披露了紅旗-19的一個巨大性能優勢。
日前《南華早報》發文表示,中國新型導彈防御系統紅旗-19能夠在600千米高空攔截高超音速導彈以及核彈頭,性能超過了美軍同類裝備。南華早報表示,根據相關試驗結果發布在公開論文上的信息顯示,紅旗-19是一款搭載兩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的反導導彈,一輛紅旗-19導彈發射車裝載6枚長度約7米、直徑半米左右的攔截彈,紅旗-19的整體性能已經超越美軍同類反導系統。南華早報指的這個美軍同類裝備就是薩德反導系統,根據美軍公布的數據顯示,薩德反導系統的最高攔截高度為150千米,也就是說紅旗-19的攔截高度是薩德的整整4倍!
港媒相關報道
談到防空導彈和反導導彈,很多朋友認為這樣的導彈射程越遠越好,射程越遠意味著攔截范圍越大,而且攔截的時間越充足,如果第一波攔截失敗完全有時間組織第二波甚至是第三波攔截,這一點是完全正確的,因為對于遠程防空導彈或反導導彈來說可謂是一寸長一寸強,但對于反導導彈來說還有一個地方非常關鍵,那就是攔截的高度問題,因為攔截高度越高的反導導彈同樣可以大幅擴展攔擊線,增加防御的縱深和空間,創造多次攔截的機會從而大幅提升攔截的成功率。
目前主流的防空導彈, 其攔截高度大部分都在2萬米以下,而反導導彈恰恰相反, 反導導彈打得越高越好,這樣就可以在對方的核彈頭落下之前創造多次攔截機會。彈道導彈攜帶的核彈頭在末端突防階段的速度非常快,像美軍的薩德反導系統最大射高只有150公里,基本上只有一次攔截機會,如果攔截失敗只能眼睜睜看著核彈頭砸下來,而射高600公里的紅旗-19,面對來襲的核彈頭則可以組織多層攔截網,這樣無疑能夠顯著提升攔截的成功率,尤其是可以對尚處于外大氣層的目標實施有效攔截,這是美軍的薩德反導系統完全不具備的能力。
美軍薩德反導系統
同時,數百公里的射程再加上600公里的最大射高,意味著紅旗-19可以將核彈頭在足夠安全的距離上攔截下來,這樣直接摧毀核彈頭后,完全不必擔心爆炸產生的沖擊波和輻射會對己方造成傷害,由此可見紅旗-19不僅性能非常先進成熟,而且是足夠安全可靠的一款戰略級反導裝備。美軍的愛國者防空系統就具備一定的反導能力,近些年美軍又列裝了標準-3、標準-6、薩德等防空反導系統,美軍一直覺得自己擁有這些反導系統后,就可以在核武器上與其他國家叫板,因為美軍覺得有了這些反導系統就可以削弱對方的核威懾能力。
在反導系統方面,我國可謂是一鳴驚人!紅旗-19雖然是我國公開的第一款反導導彈,但性能全面超越美軍同類裝備,而且紅旗-19的彈體尺寸控制地相當完美,完全可以部署在我海軍的大型艦艇上面打造我國自己的海基反導體系。紅旗-19與東風-41等洲際彈道導彈可謂是我國的一盾和一矛,我國洲際彈道導彈負責戰略核打擊,紅旗-19則負責攔截對手的核彈頭和導彈,這兩款裝備構筑起了我國完整的戰略作戰體系,其中紅旗-19的作用也非常重要,畢竟這款先進的反導系統列裝后,等于直接大幅削弱了對手的戰略核打擊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