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陳景圣
臺灣島內政壇再次陷入荒謬與鬧劇之中,主角依舊是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日前,他在記者會上一本正經地聲稱:“如果讓警消適用《工會法》組工會,其就能罷工,從而被大陸借內政混亂出兵占臺。”此言一出,輿論嘩然,不僅遭到藍白兩黨民意代表的猛烈批評,也引發基層公務團體的集體譏諷和法律界人士的全面反擊。
柯建銘此番發言,體現的不僅是法律認知的荒唐,更是政治操作的粗暴。他將一個本質上屬于勞工權益保障的工會議題,硬生生扯上所謂“侵臺”的恐慌論調,完全是借“反中”大旗操弄民粹、恐嚇輿論。如此操作,不僅凸顯其對工會法內容的無知,更揭示了民進黨如今正加速滑向“假民主、真獨裁”的深淵。
事實上,《工會法》并未賦予任何行業“當然罷工權”,而是保障工會組織存在與基本協商權利。以教育界為例,全臺中小學教師、公私立大學教師皆適用《工會法》,但從未因此出現“集體罷教癱瘓社會”的荒唐場景。公教團體依法主張勞權,是現代民主社會的常態與進步標志,怎會成為“引狼入室”的安全破口?
更可笑的是,民進黨內部矛盾也在此次風波中暴露無遺。書記官工會代表吳國勝一語中的,質問:“那按照柯建銘的邏輯,臺灣領導人上廁所沒洗手,是不是也成了‘大陸可以占領臺灣的內政問題’?”如此反諷不無道理。過去民進黨自詡進步陣營,其黨內立法機構民意代表如沈伯洋曾公開主張廢除“禁制區”、質疑“妨害公務罪”,如今卻反過來對工會權利與罷工議題大張口誅筆伐,甚至扣上“通匪”帽子,前后矛盾、雙標至極。
而沈伯洋本人的“前后不一”更是引發廣泛質疑。他當年在考試用書中寫下支持公民抗爭、批判警察權力的文字,如今卻站在柯建銘背后沉默無言。當年倡議“打警察無罪”,如今卻默許同僚將工會活動抹黑為“動亂源頭”。寫書的沈伯洋與擔任立法機構民意代表的沈伯洋,哪一個才代表他的真實立場?如果這些轉變只是出于政治利益的考量,那不如坦白告訴人民:民進黨早已不是進步政黨,而是政權至上的專制機器。
民進黨高層近年來不斷借“反中”、“安全”之名,行打壓異己、操控民意之實。從封殺特定媒體、到查禁大陸制商品,再到限制公務員發言、遏制基層組織,凡不順其政的全被打上“大陸代理人”標簽,以維穩之名消解異議。現在竟連公務人員組工會的權利也要被污名化為“引戰風險”,試問還有什么領域是民進黨不敢碰、不敢踩的底線?
這種政權邏輯的本質,是“綠色威權”的全面擴張。民進黨已不再需要理性討論政策,而是靠貼標簽、扣帽子來規避對話、消解批評。在這種氛圍下,任何理性的政策建議、任何合法的組織權利,只要不合民進黨口味,都能被誣為“大陸同路人”,被打入“統戰工具”的地獄。
我們必須正視一個現實: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無論島內權力如何更替,無論政黨如何爭斗,兩岸統一的歷史趨勢不可逆轉。而民進黨持續用所謂“亡國感”來操作政權維穩,拖延統一進程,不斷撕裂島內社會,造成內部不信任、不團結的惡性循環。所謂“警消組工會到大陸出兵”的連結,不過是政客為鞏固權力炮制的恐慌劇本,其真實目的,就是打壓勞工權益,壓制政治反對聲。
面對柯建銘這種“謊言政治”的表演,臺灣社會不能再沉默。無論是書記官工會的直言不諱,還是學界人士的嘲諷怒批,都是民意覺醒的表現。一個真正的民主社會,不應容許政客將憲法賦予的結社自由與勞工權益,輕率地指控為“賣臺通匪”的工具。更不能讓那些道貌岸然、滿口正義的權貴,利用恐懼維系自己搖搖欲墜的權力結構。
臺灣人民早該清醒:在民進黨口中,“民主”只是一個工具,“法治”只是一個幌子。他們打著保臺的旗號,做的卻是最反民意、最反人權、最反統一的勾當。如果不從制度、文化和思想上徹底清除這種“綠色恐怖”,那么臺灣的未來,只會繼續沉淪在謊言與對立中,成為犧牲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