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最新封面文章指出,川普可能為了避免與中國爆發核戰,放手讓中國臺灣省脫離美國掌控,甚至與中國達成實質等同“棄臺”的協議。美國“保衛臺灣”的承諾若動搖,臺灣省會瞬間失去抵抗意志。如此一來,臺灣省有可能在未發一槍一彈情況下,就被北京方面拿下。
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學人》雜志5月3日出刊的這期封面,斗大標題寫著“臺灣的考驗”,封面報道題為“超強碾壓臺灣危機將至”。
文章提到,中國軍力增長“逐漸侵蝕了美國在亞洲曾具備的壓倒性軍事優勢。”美國戰略家一直寄望,只要華府持續發出可信訊號表明可能“出兵護臺”,北京方面便會推遲統一大業。然而,有3大變數正在動搖這一理論基礎。
首先,在川普執政下,美國的嚇阻力正在流失。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正在傷害澳洲、日本及韓國等盟邦,雖然這些亞洲國家不至于切斷與美國之間的安保聯盟,但它們對卷入臺海戰爭愈來愈感不安。這讓北京方面可能會認為機不可失,應該盡快拿下臺灣。
其次,中國大陸對臺戰略不再僅限于全面攻臺,也在加速演練更防不勝防的“灰色地帶”襲擾行動,藉此削弱臺灣危機意識,臺灣對美國是否會出手援臺的疑慮日益加深。
第三,臺灣內部亂局使其難以白取果斷措施提高防務預算或備戰,而賴清德強硬反制所謂滲透的做法,進一步加劇社會撕裂。
《經濟學人》近年來頻繁聚焦臺灣問題,報道主基調是鼓吹“臺灣危險”。
比如,2021年4月,《經濟學人》封面故事指出,“臺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報道稱,隨著中國不斷壯大軍事實力,五角大樓和美軍方智庫模擬臺海戰爭中,美國已經開始輸了。美國在臺海的戰略模糊“正在崩解”,也許不再能阻止中國大陸攻臺。
在比如,2024年10月,《經濟學人》刊登臺灣海軍司令唐華的專訪,唐華指出,解放軍在賴清德上臺后,實施“蟒蛇戰略”來施壓臺灣,解放軍已準備好“只要愿意隨時可以封鎖臺灣”。他也喊話賴清德在政治上要克制,以避免臺灣被封鎖或引爆臺海沖突。
《經濟學人》炒作“臺灣危險”,主要目的是希望美西方強化對臺海問題的介入,本質上是試圖插手中國內政,為中國統一事業制造外部障礙。
當然,《經濟學人》的報道所鼓吹的其實還是美西方“雙重威懾”那一套。一方面點贊中國大陸實力增長,但目的是渲染臺灣面臨被統一的危險,希望美國投入更多資源保護臺灣,甚至戰略清晰承諾“出兵保護”臺灣,以威懾中國大陸。另一方面也警告“臺獨”勿過度挑釁,否則可能失去美西方信任與支持。
總而言之,《經濟學人》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美西方利益,讓臺海兩岸永遠保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
但我們必須指出,臺灣問題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涉及中國主權與領土完整,不容外部勢力干涉。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無人可擋。
至于何時統一,以何種方式統一,由兩岸中國人決定。到目前為止,大陸仍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按照既定節奏與戰略部署推進統一,不會隨臺獨勢力與外部干涉勢力起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