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定位:冀中南崛起的核心引擎
在中國國土經濟學會長期秉持的 “大國土” 理論指引下,區域協調發展始終是學會關注的核心議題之一。學會倡導從更宏觀的視角,統籌人口、資源、環境等要素,實現國土空間的優化利用。首屆石家莊都市圈黨政聯席會議的成功召開,無疑為冀中南地區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標志著這一區域的發展正式步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中國國土經濟學會理事長肖金成在會議中指出,石家莊都市圈的規劃建設絕非偶然,而是區域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棋局中,過去北京、天津作為 “雙核” 發揮著關鍵作用,而石家莊都市圈的崛起,填補了冀中南地區長期缺乏核心城市帶動的空白,為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提供了新的契機。
從區域發展格局來看,石家莊都市圈的建設,將通過構建 “軌道上的都市圈”,實現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極大地縮短城市間的時空距離,促進要素的自由流動。在產業協同方面,各城市將依據自身的產業基礎和優勢,實現錯位發展,形成緊密協作的產業集群,提升整個區域的產業競爭力。生態保護協同也是重點,通過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加強環境污染聯防聯控,共同守護區域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良性互動,打造北方經濟新的增長極。
頂層設計:一張藍圖繪到底
在學會長期倡導的 “協同發展” 理念下,區域發展需要多學科、多領域的共同參與。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尹稚教授在會議中指出,都市圈發展的關鍵在于構建 “大中小城市精準分工” 的發展模式。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根據各城市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人口規模,明確其在都市圈中的功能定位,實現優勢互補,避免同質化競爭。
學會專家團隊基于 “協同發展” 理念,進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建議。在強化省會首位度方面,應充分發揮石家莊在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領域的產業基礎優勢,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吸引高端人才和創新資源集聚,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高地。通過提升石家莊的經濟實力和創新能力,增強其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區域產業協同發展 。
跨區域協作機制的建立是實現都市圈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保障。學會理事長肖金成建議,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建立 “規劃共繪、政策共商” 的常態化協作機制,打破行政壁壘,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重點推進衡昔高速、正定機場改擴建等項目,提升區域交通互聯互通水平,縮短城市間的時空距離,為產業協同和人口流動創造便利條件 。
河北開放大學田學斌校長提出的 “三位一體” 交通網絡建設構想,與學會一直倡導的 “綠色發展” 理念高度契合。在 “軌道” 建設方面,加速石衡滄港城際、雄商高鐵建設,不僅能夠提升區域的交通便利性,還能減少對公路運輸的依賴,降低碳排放,實現交通領域的綠色發展 。
“高速” 網絡的完善同樣重要。通過構建 “六縱四橫” 高速公路網,加強城市間的快速連接,提高物流運輸效率,促進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在建設過程中,注重生態保護,采用綠色建筑材料和環保施工技術,減少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 。
正定國際機場作為區域的重要交通樞紐,提升其樞紐功能對于促進區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學會建議,加強機場與城市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的銜接,實現多種交通方式的無縫換乘,提高旅客出行效率。同時,優化機場的運營管理,提升服務質量,吸引更多的國內外航線,增強區域的對外開放水平 。
務實舉措:項目落地見實效
在首屆石家莊都市圈黨政聯席會議上,石家莊市與山西陽泉市簽署了《晉冀深度合作示范區框架協議》,這一合作協議的簽署,是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晉冀兩地在經濟合作、資源共享等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在跨區域旅游線路開發方面,雙方將整合兩地豐富的旅游資源,共同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產品。例如,將石家莊的西柏坡紅色旅游資源與陽泉的娘子關自然景觀相結合,推出 “紅色文化 + 自然風光” 的特色旅游線路,吸引更多游客前來體驗。通過聯合營銷、客源互送等方式,提升兩地旅游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旅游業的繁榮發展 。
能源產業協同發展也是合作的重點領域。雙方將依托各自的能源優勢,加強在煤炭、電力等領域的合作。例如,共同推進能源輸送通道建設,提高能源輸送效率,降低能源運輸成本。加強能源技術研發合作,推動能源產業的轉型升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現能源的可持續發展 。
生態環境聯防聯控對于區域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雙方將建立健全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實現信息共享,共同應對環境污染問題。加強在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合作,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共同守護區域生態環境,為居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
定熱入石工程:定熱入石工程是石家莊都市圈能源合作的重點項目之一。該工程依托定州電廠三期擴建,鋪設供熱管網 62 公里,設計供熱面積 5700 萬平方米,預計 2026 年 11 月投入運行。屆時,它將成為石家莊供熱環網的重要熱源,每年可替代石家莊地區燃煤總量 12 萬噸,削減二氧化碳排放 30 萬噸,減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1200 余噸。這不僅有助于改善石家莊的空氣質量,減少環境污染,還將構建清潔供熱體系,提升供熱的可靠性與安全性,為居民提供更加舒適、溫暖的生活環境 。
潤沃智慧物流產業園:河北潤沃智慧物流(邢臺)產業園的落地,將有效提升冀中南地區的物流效率。該產業園日處理貨物能力 300 萬件左右,覆蓋邯鄲、邢臺兩地 150 多個網點,對于邢臺本地商家來說,收發貨時間可縮短半天,發貨物流成本可降低 20% 左右。通過引入先進的物流技術和管理模式,實現物流信息的實時跟蹤和智能調度,提高物流運輸的效率和準確性。產業園還將吸引更多的物流企業入駐,形成產業集聚效應,進一步提升冀中南地區的產業競爭力 。
中歐班列集貨中心:國際陸港中歐班列集貨項目建成后,將構建高效物流網絡,成為石家莊都市圈連接歐洲及沿線地區的重要橋梁。通過與國內外物流企業的合作,整合貨源,優化運輸線路,提高中歐班列的開行頻次和滿載率。加強與沿線國家的貿易合作,推動石家莊都市圈的產品走向國際市場,拓展國際市場份額。該項目的建成,將進一步推動石家莊都市圈與歐洲及沿線地區的國際貿易、供應鏈保障,優化區域經濟布局,提升區域的對外開放水平 。
創新機制:協同發展新范式
在首屆石家莊都市圈黨政聯席會議上,石家莊、邢臺、衡水、定州和辛集五市本著 “互聯互通、開放共享” 的原則,分別簽署了交通、文旅、科技、招商、生態環境發展聯盟合作協議 ,這一舉措標志著都市圈在協同發展機制上的重大創新。
在科技發展聯盟方面,通過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共享平臺,整合區域內高校、科研機構的科技資源,促進科技成果在都市圈內的快速轉化和應用。平臺將匯聚各類科技成果信息,為企業提供技術對接、成果評估、知識產權交易等一站式服務,加速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推動產業升級 。
招商聯盟則建立了聯合招商項目庫,整合五市的招商資源,實現項目信息共享。通過統一的招商平臺,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入駐都市圈。對重大招商項目,實行聯合評估、聯合推進,提高招商效率和項目質量 。
生態環境發展聯盟建立的環境質量會商機制,對于區域生態保護意義重大。定期的環境質量會商,能夠及時掌握區域內環境質量變化情況,共同制定應對措施。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通過聯合監測、信息共享,共同開展污染治理行動,提高區域環境質量,為居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
中國國土經濟學會理事長肖金成還建議,為了確保區域協同發展的長效性和穩定性,建立健全 “利益共享” 機制至關重要。在稅收分成制度方面,學會建議,對于跨區域合作項目產生的稅收,按照一定比例在參與城市之間進行合理分配,充分調動各城市參與合作的積極性 。
在土地指標跨省調劑方面,肖金成建議,由國家層面統籌協調,根據都市圈建設的實際需求,合理調整土地指標分配。對于重點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優先保障土地供應,確保項目順利落地 。
肖金成建議在人才柔性流動政策方面,打破人才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建立人才共享機制。允許人才在都市圈內跨城市兼職、創業,實現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為人才提供便捷的戶籍、住房、子女教育等配套服務,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于石家莊都市圈的建設中 。
未來展打造區域發展新標桿
石家莊都市圈的發展前景廣闊,潛力巨大。中國國土經濟學會將持續發揮智庫作用,為都市圈的建設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
學會計劃開展都市圈發展評估研究,建立科學的評估指標體系,定期對都市圈的發展成效進行量化評估。通過評估,及時發現都市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針對性的改進建議,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
正如學會秘書長王京濤所言:“石家莊都市圈的建設,既是落實國家戰略的重要實踐,也是國土經濟學理論創新的試驗田。我們期待通過多方協同,將其打造成為城鄉融合、產城互動的現代化樣板。”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石家莊都市圈必將成為引領冀中南城市群崛起的示范高地,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記者 胡延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