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劉馨蔚
時代在發展,中國已今非昔比,中國與外資的相對關系也有了新的變化。從資本緊缺轉向資本富余,從注重引進外資轉向“引進來”“走出去”并重。但無論如何變化,加快構建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外資仍是關鍵的樞紐。
雖有進有出,但總數在增
近年,中國通過舉辦進博會、鏈博會,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給予外資國民待遇等一系列舉措,正在讓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檻不斷降低。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朱冰強調,中國政府歡迎外國企業在華投資經營,也將依法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誠信守法的外國實體是無需擔心的。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而且市場規模還在穩步擴大,消費也在持續升級,產品和服務更新迭代的速度都很快。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各類經營主體,根據中國市場情況、自身經營發展戰略和各國的比較優勢,調整投資布局,這是非常普遍的,也屬于市場經濟的正常現象。”朱冰指出。
總體來看,中國市場對外資仍然保持著較強的吸引力。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中國的存量外資企業數量為46.5萬家,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加了4.6萬家;2024年,中國又新設立外資企業近6萬家,同比增長9.9%。朱冰說:“可以看到,跨國公司雖然有進有出,但在華投資的外國企業總體數量仍在增加。”
與此同時,今年兩會前夕,在多家外資機構發布的2025年全球投資展望中,中國市場依然被看好。這些報告普遍顯示,在華的多數外資企業是實現盈利的,并且長期看好中國的發展環境。凱賓斯基大中華及蒙古地區市場銷售副總裁包鉑表示,中國的GDP增長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哪里有增長,哪里就有投資機會。
“中國政府一如既往地歡迎世界各國的企業來華投資興業,并且致力于為合法守規的外資企業在華經營提供穩定、公平和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希望各國投資者帶來更多更有競爭力的新產品和新服務,同時積極參與中國新發展格局的構建,共享中國發展的機遇。”朱冰說。
外資項目密集落地,中國仍是全球投資熱土
今年伊始,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出中國第八批重大外資項目,包含福建古雷煉化一體化工程二期、蘇州博世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制造基地、合肥大眾汽車研發中心等15個項目。
“此次推出的重大外資項目,數量屬歷次最多,計劃投資額共計330億美元。”國家發展改革委外資司副司長華中介紹,項目領域廣,既包括化工、汽車、機械等傳統制造業,也包括研發中心等服務業;項目技術新,既包括新能源產業,也包括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特點突出。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介紹,截至目前,前七批共51個項目完成投資額920億美元,且已有30個項目投產。中國正依托超大規模市場吸引全球要素集聚,切實以開放促發展。同時,今年開年以來,外資項目密集落地,進一步彰顯中國作為創新市場的吸引力。
日前,西門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全新基地迎來奠基儀式。作為西門子醫療的又一重要戰略性投資,新基地總投資超10億元,充分體現公司扎根中國的堅定信心。新基地建成后將與西門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現基地以“雙址運營模式”形成合力,極大提升西門子醫療在血管造影系統和磁共振核心零部件的創新研發和生產能力。
在江蘇蘇州高新區,英普億集團生物醫藥、汽車零部件兩個產業總部近日簽約落戶。英普億集團董事長皮特·佩特利表示:“蘇州高新區以其卓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產業生態、高效的政務服務以及濃厚的創新氛圍,成為英普億集團總部落戶的理想之地。未來,英普億集團將充分利用高新區的資源優勢,加強產學研合作,形成更加緊密的產業鏈和合作網絡。”
位于北京經開區的賽諾菲北京生產基地,自1995年正式落地以來,經過近30年發展,成為賽諾菲在亞太地區最大的胰島素注射劑生產基地。2024年12月,賽諾菲宣布在原有基地周邊新建另一生產基地,該項目也是此次發布的第八批重大外資項目之一。賽諾菲北京生產基地負責人介紹,目前,賽諾菲供應中國市場的甘精胰島素注射液原料藥均由德國進口。新項目建成后,能夠實現從原料藥到成品藥的全產業鏈布局。
“這個項目對于提升區域創新能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將繼續積極做好企業全方位的服務保障,確保項目早日建成投產。”北京市發展改革委開放處處長沈筱婷表示。
今日之中國,“世界工廠”含金量躍升,“世界市場”空間廣闊。“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這是眾多外資企業的共同心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