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住酒店、電影、球賽、演唱會,占國民經濟的比重是多少?
在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的二十多年間,作者相信,我們中的絕大部分人,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在這二十年多間,從決策者、企業家到勞動者,大家的目標非常一致:
如何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生產更多的商品和服務。
只要我的成本夠低、發貨速度夠快,我就可以打敗所有的對手,成為行業的領跑者。
畢竟在幾乎所有人的認知中,這種策略,是能夠保證我們實現最大化利潤的唯一方法。當然,這種策略,還有一個大家熟知的名詞:內卷。
這種以勞動力極低為代價的發展策略,還帶來了另外一種意想不到的好處: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中產階級。
以老師、醫生、公務員為典型的、散落在兩千多個中小城市的體制內人員,擁有更為穩定的收入,更像是前述的中產階級。
這類中產階級,與其他國家不同:體制內的這群中產階級,他們的日常開銷,幾乎不需要自己掏錢,單位會承包一切。
當大量的資金以工資、福利的形式浩浩蕩蕩流到這群中產階級手中后,卻沒有很好的渠道,再從他們手中流出。
奢侈品下沉到中小型城市,為這類中產階級的消費,提供了一個渠道。這原本是一個開心的事,但在經歷了多年的反貪污之后,這種強大的消費能力,卻小心謹慎。
于是乎,宏觀經濟層面我們看到的結果是:住戶人均存款,逐年上升。2024年,全國住戶存款余額為151萬億元,這比當年的GDP高出不少。
這種現狀,讓很多網友開始懷念起東莞這座極具典型意義、兼具工業和消費的城市。
在作者的認知中,人生無大事,無非吃喝拉撒,以住宿、餐飲、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為典型的消費場景,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消費,也是拉動經濟增長最好的方式。
我國的國民經濟分類方法,將前述場景劃分為兩大類:以吃飯和住酒店為代表的住宿餐飲業,和以休閑娛樂為代表的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公開可查的數據,我們可以追溯到2004年,最新可用的數據,僅截止到2022年度(前述數據僅出現在《中國統計年鑒》中,作者沒在其他渠道找到類似的數據)。
2004年,前述兩大行業增加值,占當年GDP的比重,達到2.8%,這是過去二十年來最好的成績。
之后,我們在加班、996、以最低成本創造最高利潤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2020年,這一指標下降到2.2%。
其實,在2020年的前一年,以電影、餐飲為典型的消費有非常明顯的增長,所以2019年,前述兩大行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創下了過去十年(不包括2023年和2024年數據)的最好成績,達到2.6%。
這兩大行業,是直接的消費行業,不包括背后的農林牧漁業、食品加工業、交通運輸業,以及提供技術支持的科研技術服務業、信息軟件業等行業。
顯然,這3萬億純粹的消費,能夠撬動的價值,在其十倍以上(2024年,全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56%)。
2024年,我們看到了更多的餐飲店、更多的酒店、更多的演唱會、更多的體育賽事、更多的KTV和更多的電影等。
但,與國民經濟增長的速度相比,這些的增長還是極其緩慢的,仍然滿足不了國民經濟從制造向消費的轉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