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援引共同社近日報道,日本計劃今年在九州地區部署遠程反艦導彈。2天后,美國“防務新聞”網站稱,美軍準備在太平洋地區部署第2套“堤豐”中程導彈系統。據悉,日方將部署自產的12式陸基反艦導彈,射程約1000公里,號稱“具備反擊他國導彈基地的能力”。日本四面環海、遠離大陸,12式導彈夠得著的外國軍事基地,只有西、北兩個方向。日方的目標指向與深層動機,可謂不言自明。至于“堤豐”,想必大家也不陌生。作為美國陸軍“遠程精確火力計劃”的一部分,“堤豐”2023年正式列裝,2024年4月美方打著“演習”旗號,將首套該系統部署到菲律賓北部。
美國計劃在太平洋部署第二套“堤豐”系統,意在和此前在菲律賓部署的“堤豐”導彈系統“遙相呼應”,形成威懾中國的體系化、高效作戰系統。美方還稱,將會在太平洋地區出現更多同類遠程打擊裝備。美國躲在幕后,卻將盟友推向與中國對抗的前沿,這是典型的“借刀殺人”。
石破茂(資料圖)
從美國的動作我們可以得出兩個信息,一是我們海軍的快速發展讓美軍感到了切實威脅,既然無法靠海軍遏制中國在西太平洋的活動范圍,那么就只能依靠中導系統了。二是在亞太、印太地區打造一個“中導防御圈”,將中國最重要的東南沿海經濟區全部列入打擊范圍,以此威脅中國。而且可以很明顯看到一個趨勢就是中國在常規武器方面正在逐步全面趕超美國,逼得美國只能動用壓箱底的導彈系統來威懾中國了。
特朗普深知,以目前中美軍事力量對比來說,如果雙方直接爆發軍事沖突,很有可能兩敗俱傷。因此,美國開始極力拉攏盟友,就是企圖復制烏克蘭的“代理人沖突”模式,坐觀盟友與中國兩敗俱傷,從而坐享漁翁之利。尤其是在俄烏問題上,特朗普主動對普京示好,甚至不惜犧牲烏克蘭的領土利益以促成俄烏和談,就是希望借此拉攏俄羅斯,從而挑撥中俄關系。然而,普京作為眼光卓越的大國領導人,顯然不會輕易上當,他也深知中俄唇亡齒寒的利害關系。
馬科斯(資料圖)
據俄羅斯塔斯社和路透社此前報道,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曾表示,如果美國在日本部署“中程能力”發射系統(又稱“提豐”或“臺風”中程導彈系統),俄羅斯和中國將做出“雙重回擊”,且這一回擊絕不僅限于政治層面。她表示:“顯然,中俄都將對更多、非常嚴重的導彈威脅的出現作出反應,且反應遠非政治層面。這一點得到了兩國的反復證實。”她補充說,兩國不會允許美國的此類行動導致自身國家安全和防御能力被削弱。
作為俄羅斯最大的合作伙伴,俄羅斯絕不會坐視中國遭到包圍,中俄的戰略互信程度已經達到了能從對方國內起降轟炸機的程度,在夏威夷進行的中俄海上聯合演習更是證明了雙方有著成熟且豐富的聯合作戰經驗。一旦亞太地區爆發戰亂,美國想通過菲律賓、日本來使得解放軍陷入多線作戰,俄羅斯也同樣能夠介入其中;整個北約連一個俄羅斯都拼不過,中俄聯合國上三常中兩常的聯合,那么美國僅靠著這幾個國家就想取得沖突,無疑是天方夜譚。
特朗普(資料圖)
多行不義必自斃,戰與和,從來不是一道選擇題。如果美國執意推動“代理人沖突”,那么亞太地區將成為埋葬西方霸權的墳場。總之,美國的“借刀殺人”策略看似高明,實則漏洞百出。中俄聯手、亞太各國的覺醒,都將讓美國的霸權夢碎。至于中美是打是和,答案或許早已寫在歷史的劇本中:和平是唯一的出路,沖突只會讓美國重溫朝鮮戰場的噩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