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明,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也是唯一一個既是節氣又是傳統節日的日子。
清明,恰逢仲春與暮春之交。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清明,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贝藭r節,天地澄澈,萬物萌發,恰似一幅水墨未干的畫卷,暈染著生命的蓬勃與思念的深沉。
【清明·三候】
初候桐始華
白桐花開,素雅如雪,
宣告春意正酣;
二候田鼠化為鴽
清明時節氣候變化,
田間生靈順應天時悄然更迭;
三候虹始見
雨后初霽,七彩霓虹橫跨蒼穹,
為春日添一抹靈動。
三候之變,暗含農耕文明的智慧。農諺云:“清明谷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此時江南水田波光粼粼,北方原野新綠初綻,正是播種希望、期盼豐收的時節。
清明之思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鼻迕鞴澥俏覈匾膫鹘y節日。清明之時,人們掃墓祭祖,慎終追遠,緬懷故人,以樸素之儀寄托對先人的追念。
清明融合了踏青的生機與祭掃的肅穆,成為生者與逝者的對話之橋。掃去墳塋的塵埃,讓血脈的記憶在春光中生生不息。
清明·習俗
祭祖與掃墓并不是清明節唯一的主題,踏青郊游、放風箏、蕩秋千……都是清明時的習俗。
踏青尋春——古時文人墨客踏青吟詠,百姓郊游賞花。而今,城市公園里風箏翩躚,人們以腳步丈量春色,將身心托付自然。
紙鳶寄愿——“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孩童執線奔跑,彩鳶凌空起舞,一線牽起古今對未來的向往。
青團沁香——江南的艾草青團、閩粵的鼠曲粿……一地一味,皆是春日的饋贈。糯香裹著豆沙的甜潤,艾草攜著山野的清新,一口咬下,仿佛嘗到了整個春天。
細雨潤物無聲,思念落地生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