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記者 陳晴)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示,博裕五期美元基金(以下簡稱博裕基金)通過其關聯方擬收購北京華聯(SKP)百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SKP)部分股權。交易后,博裕基金關聯方通過財務投資間接取得北京SKP 42%—45%的股權。
截至目前,交易金額尚未公布。有消息人士稱,SKP整體估值或達40億—50億美元(約合292億—365億元人民幣)。
經營中,SKP采用以零售直營化為主的模式。(圖片由CNSPHOTO提供)
公示稱,交易前,Radiance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以下簡稱Radiance公司)與北京華聯集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華聯集團)分別持有北京SKP 60%和40%的股權。交易后,Radiance公司繼續間接持有北京SKP 42%—45%的股權,且仍保留對北京SKP的控制權,北京SKP仍保持本次交易前的運營管理結構,博裕基金關聯方間接持有北京SKP 42%—45%的股權,與Radiance公司共同控制北京SKP。
公開資料顯示,博裕基金于2021年3月30日成立于新加坡,主要從事私募股權基金投資業務。博裕基金的最終控制人為Boyu Group, LLC(Boyu Group, LLC及其所控制的投資實體統稱為博裕投資)。官網顯示,博裕投資成立于2011年,是私募股權投資、二級市場投資、不動產與新基建投資,以及風險投資領域的專業機構。
Radiance公司于2011年9月14日成立于新加坡,主要從事投資控股業務,Radiance公司的最終控制人為自然人,主要從事投資控股業務。
追溯SKP的發展歷程,“SKP”是新光天地Shin Kong Place的英文縮寫,其前身為新光天地,是由臺灣新光三越百貨和北京華聯集團共同打造的高端商業項目。2007年,首家新光天地旗艦店在北京開業,引入Prada、Gucci、Chanel、Fendi等多個高端消費品牌。
2011年,北京華聯集團成為新光百貨大股東,次年新光三越退出新光天地。2015年,新光天地正式更名為SKP。目前,SKP在北京、西安、成都和武漢開設門店,位于杭州的第五家SKP商場正在建設中。
作為高端消費品商場的標桿,SKP采用以零售直營化為主的模式,不僅吸引了多個首次進入中國市場的高端消費品牌獨家入駐,還是高端消費品牌發布新品、限量款的首選。
北京的SKP商場曾多次拿下“全國店王”的稱號,從2011年的65億到2023年的265億元,連續十多年銷售額位居全國第一;在2020年更是以175億元銷售額超越倫敦哈羅德百貨,成為“全球店王”。2023年,SKP銷售額創下265億元新高。
然而,輝煌背后也有隱憂。受高端消費品市場下滑等因素影響,SKP的業績有所下滑。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北京SKP商場的銷售額同比下降17%至220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近年來,高端商場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來自消費觀念轉變,“平替”成為新潮流,消費者更加理性,對品牌溢價的接受度下降;另一方面,隨著出境游的復蘇,高端消費品消費外流現象加劇。此外,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也分流了高端商場的客源。
美國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與《時尚商業評論》(BoF)此前聯合發布的《2025年時尚現狀報告》顯示,高端消費品行業的年增長率將放緩至1%至3%,與以往動輒雙位數的增長相比明顯回落。對于博裕基金而言,此次收購也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北京SKP在2024年業績下滑后,能否在博裕基金的助力下實現逆勢增長,仍有待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