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來時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今日20時49分
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清明
桃花初綻,楊柳泛青
鶯飛草長,風輕雨潤
萬物生長,清凈明潔
一派氣清景明的春日氣象
“清明”由此得名
雨過青坪 花影叩窗
清明時節(jié)
讓我們靜下心來
一覽華園春景
以一束花香遙寄思念!
慎終追遠 · 春和景明
漫漫歷史長河中
涌現(xiàn)出無數(shù)英勇無畏
為革命事業(yè)獻身的英魂
先賢們用生命詮釋了忠誠與擔當
照亮著華工人的前行之路
靜謐而莊重的華園里
“紅色甲工”英雄群像巍然矗立
它宛如歲月的守望者
靜靜訴說著往昔的崢嶸歲月
紅棉絮語 青磚鋪路
殷紅的木棉花
鋪在雕像基座上
自有英魂照青史
他們的名字
深深地鐫刻在華園的年輪上
今日
讓我們再次走近
“紅色甲工”的烈士校友
回首那個激情燃燒的革命年代
向他們獻上我們最崇高的敬意
周文雍:青春熱血燃革命之光
廣東開平人,1905-1928
甲工機械科1922級學生
1922年秋天,年僅17歲的周文雍考入華南理工大學辦學源頭之一的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yè)學校。受進步思想影響,1923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5年省港大罷工時,周文雍被派到廣州沙面洋務工會參加領導工作,一直堅持到罷工勝利結束為止。1926年初,他回到“新學生社”負責團的工作,并被任命為中共廣東區(qū)委員會職工運動委員會委員。
1927年“四一五”政變后,周文雍轉(zhuǎn)入地下活動,與陳鐵軍假扮夫妻,建立黨的秘密聯(lián)絡機關。1928年1月,兩人不幸被捕。在獄中,他們遭受嚴刑拷打,但始終堅貞不屈。周文雍慷慨激昂地在監(jiān)獄墻壁上寫下“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壯士頭顱為黨落,好漢身軀為群裂”的著名詩句,表現(xiàn)出共產(chǎn)黨員為革命英勇獻身的浩然正氣。
1928年2月6日,周文雍與陳鐵軍在刑場英勇就義,年僅23歲。
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總理曾經(jīng)多次提到這段革命絕戀,稱之為“最純真最高尚的愛情。”
阮嘯仙:中共歷史上的第一位“審計長”
廣東東源縣人,1897-1935
甲工機械科1918級學生
阮嘯仙從小便對憂國憂民、精忠報國的英雄十分向往。1918年春,阮嘯仙如愿以償?shù)剡M入甲工。在陳獨秀等人的教育和引導下,接受新思潮、新文化的熏陶,共同學習、信仰、傳播馬克思主義。
他參與組建了學生聯(lián)合會,領導學生參加“五四”運動等進步活動。由于在學生運動中的突出表現(xiàn),阮嘯仙于1920年參加廣州地區(qū)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為青年團的創(chuàng)始人和領導人之一。1921年春,廣東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成立,阮嘯仙成為主要代表。是年7月,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后,阮嘯仙加入廣州共產(chǎn)主義小組,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最早的50多名黨員之一,中共廣東支部最早的黨員之一。
1922年,阮嘯仙從甲工畢業(yè)后,走上職業(yè)革命家之路。他是最早認識到農(nóng)民運動對國民革命重要性的共產(chǎn)黨人之一。1933年入中央蘇區(qū),任中央審計委員會主任,查辦多起貪污案,推動制度完善,被稱為“鐵算盤”“鐵包公”。1935年3月6日,阮嘯仙在率部突圍時,被敵人的一顆流彈擊中,壯烈犧牲。
工作中的阮嘯仙
劉爾崧:“全國偉大的革命領袖”
廣東永安縣(今紫金縣)人,1899-1927
甲工機械科1918級學生
劉爾崧出生于一個清貧的書香之家,自幼聰穎好學、富有革命精神。1918年3月,他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甲工,讀書期間,勤奮學習,成績名列前茅,次年便當選為學生會主席。
“五四”運動爆發(fā)后,劉爾崧帶領同學參加廣州國民大會,聲討北洋軍閥政府,還組織抵制日貨行動,因此被校方開除,后在師生聲援下復學。同年,他回鄉(xiāng)傳播馬克思主義,喚醒青年學生革命熱情。1921年,劉爾崧加入廣東共產(chǎn)主義小組,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后即加入黨組織,成為廣東地區(qū)早期中共黨員之一。
畢業(yè)后,劉爾崧投身工人運動,參與籌備全國第一次勞動代表大會,出版《星期報》,指導工人斗爭。他領導沙面工人罷工,使帝國主義在沙面的商務陷于癱瘓,還組建工人武裝,為支援東征和北伐積蓄力量。
1927年“四·一五”反革命政變后,劉爾崧被捕,獄中組織難友斗爭,鼓勵工人堅持革命,最終被敵人殘忍殺害,年僅28歲。1928年12月25日,中共廣東省第二次擴大會議《紀念死難諸先烈》決議中指出:陳延年、劉爾崧等人犧牲,是中國革命很大的損失,他們都是全國偉大的革命領袖。
周其鑒:廣東農(nóng)民武裝運動第一人
廣東廣寧縣人,1893-1928
甲工染織科1918級學生
1918年,周其鑒考入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yè)學校讀書。在校期間,他深受《新青年》等進步刊物影響,確立了立志報國的志向。“五四”運動爆發(fā)后,他積極投身學生運動,當選學生聯(lián)合會副會長。
受馬克思主義熏陶和學生革命運動的磨礪1921年,周其鑒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從進步學生成長為無產(chǎn)階級先鋒戰(zhàn)士。1923年,他按黨的決議加入國民黨,幫助國民黨改組。1924年,他任廣寧農(nóng)會籌辦處主任,擬定廣寧全縣的農(nóng)運方針,成立西江地區(qū)最早的中共支部,培訓農(nóng)民自衛(wèi)軍,開展減租斗爭,摧毀反動民團據(jù)點,創(chuàng)造了農(nóng)民武裝斗爭勝利的范例。
1926年,周其鑒當選廣東省農(nóng)民協(xié)會常務委員,與彭湃等領導全省農(nóng)民運動,成為廣東著名的農(nóng)民運動領袖。1927年,在蔣介石發(fā)動反革命政變后,周其鑒按黨組織的安排,臨危受命,把清遠縣農(nóng)會改組為“非常時期特別委員會”,與清遠縣農(nóng)軍總指揮葉文龍一起,指揮全縣農(nóng)軍實行暴動,破壞敵人的軍事運輸線,伏擊敵人巡路隊,炸毀鐵路橋梁,掀翻軍運列車。
1928年除夕夜,周其鑒到清遠縣秘密進行革命活動,因反動地主告密,次日大年初一當天,遭當?shù)胤磩优膳瞬即叮蟊皇┮詰K無人道的毒刑。反動派在極盡威逼利誘之事仍未果后,氣急敗壞地將周其鑒秘密殺害,年僅35歲。
張善銘:第一個前往蘇俄學習的潮梅青年
廣東大埔縣人,1900-1928
甲工1918級應用化學科學生
1918年,張善銘考入甲工。在校讀書期間,他閱讀了各種進步書刊,思想上有了很大轉(zhuǎn)變,開始傾向社會主義,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政治活動。1920年起,他先后加入廣州社會主義青年團、廣州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等組織,學習和傳播馬克思主義。
張善銘赴俄留學前合影
1924年,張善銘被派往蘇聯(lián)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次年回國后,歷任青年團廣東區(qū)委書記、中共海陸豐地委書記等職。在海豐舉辦黨員骨干訓練班,作政治形勢報告。“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他組織海陸豐工農(nóng)武裝抵抗,建立工農(nóng)兵政權,打擊了反動派的囂張氣焰。
1927年11月,張善銘調(diào)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參與策劃廣州起義。廣州起義失敗后,張善銘在香港負責收容起義流散人員,并任中共廣東省委代理書記,代表省委于12月19日向黨中央報告廣州起義經(jīng)過和全省革命斗爭情況,并提出將參與起義的教導團向北江撤退,與北江工農(nóng)軍相結合,建立新的革命根據(jù)地的意見,得到黨中央的支持。
1928年4月,張善銘赴海陸豐參加反攻,遇敵圍捕不幸壯烈犧牲。1988年4月,中共梅州市委、中共大埔縣委聯(lián)合舉辦張善銘同志犧牲60周年紀念大會,并出版紀念專輯。聶榮臻給專輯題詞:為人民解放事業(yè)而獻身光照千秋。
黃居仁:著名“潮汕七日紅”的組織者
廣東龍川人,1904-1928
甲工1921級染織科學生
1921年春,黃居仁到佛山染織廠當學徒,后考入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yè)專科學校染織科,成為公費生。
在學校,黃居仁結識了阮嘯仙、劉爾崧等學生運動的積極分子,他們一起參加中國海員罷工,加入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廣東新學生社,對青年運動、工人運動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無產(chǎn)階級學說有了更多的接觸和了解。1922年,他參與支援香港海員罷工,表現(xiàn)突出。同年,黃居仁閱讀《青年周刊》,深受啟發(fā),組織讀書會,傳播進步思想。1923年,他成為廣東新學生社的組織者與領導者,發(fā)展新學生社成員,同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4年至1927年,黃居仁化名“管東渠”,租賃樓房作為中共廣東區(qū)委辦公地址。期間,他擔任青年團廣州地委書記兼組織部部長,參與組織反對段祺瑞政府的示威游行,建立廣東學生聯(lián)合會,繼續(xù)領導青年開展革命工作。1925年,黃居仁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27年,黃居仁到潮梅地區(qū)指導青年運動,后任中共汕頭市委書記,組織工農(nóng)武裝。同年9月,南昌起義軍進入汕頭,成立“汕頭市革命委員會”,但因敵強我弱,紅色政權僅維持7天,史稱“潮汕七日紅”。廣州起義失敗后,黃居仁撤退到東江,任中共惠陽縣委書記,組織農(nóng)民武裝斗爭。
1928年春,廣州的黨團組織受到嚴重破壞;5月,中共廣東省委把黃居仁從惠州調(diào)回廣州,從事恢復建立黨團組織工作。1928年8月,外出工作的黃居仁剛回到家門口,就被埋伏在附近的敵特包圍,與妻子張雪英一起被捕。當年11月,黃居仁與妻子張雪英在廣州紅花崗刑場英勇就義,年僅24歲。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作為新時代的華工人
我們將永遠銘記為國家民族和未來
獻出鮮血和生命的革命英烈們
將緬懷化作前行的動力!
踏青而行 · 萬物共生
在這春和景明之時
我們漫步在華園
與自然有一場邂逅的契約!
走進華園 春意撲面而來
圖書館矗立 莊重沉穩(wěn)
周邊樹木繁茂 綠意蔥蘢
或漫步其間 或圍坐閑談
擁抱春日 舒緩身心
感受這難得的心靈靜謐
它是對自由的浪漫注解
教學樓與繁茂的綠植相互映襯
湖邊柳樹搖曳
紅色木棉和粉色睡蓮安靜地盛開
枝丫上的黃色風鈴花 似春日的金箔
碧綠草坪上 點綴些許斑斕花卉
青坪之上 足跡與草色相疊
花影之間 笑靨同芬芳共舞
讓每個腳步 都烙印華園的春意
讓每寸光陰 皆長成未來的期冀
弦撥憶念 · 傳承薪火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英烈魂常在,清明寄哀思
在清明節(jié)到來之際
學校各單位
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1
3月23日,華南理工大學民樂團參加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指導的“英雄花開英雄城”廣州音樂詩會演出。經(jīng)典作品在云間回響,英雄花化作城市精神圖騰。
2
3月27日下午,公共關系處黨支部赴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開展“清明祭英烈——傳承紅色基因 強化使命擔當”主題黨日活動。活動中,黨支部成員聽取了英烈事跡微黨課,并向烈士敬獻鮮花。
3
探尋紅色足跡·追尋革命光輝,3月29日,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會、學生黨建工作室和博士生第二黨支部組織學生開展Citywalk漫步廣州紅活動。
4
3月29日上午,體育學院退休教工黨支部、黨政辦公室黨支部,以及碩士生第一黨支部、碩士生第二黨支部、本科生黨支部,帶領黨員、發(fā)展對象、入黨積極分子等前往廣州從化區(qū)溫泉鎮(zhèn)云臺山戰(zhàn)場遺址,開展“清明緬懷革命先烈”主題教育活動。
5
3月29日,華南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學校中學部組織學生前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6
4月3日,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組織本科生和研究生黨員前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開展“清明祭英烈”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學生黨員們向英烈敬獻花束,并重溫入黨誓詞。
7
4月3日,工商管理學院本科生在廣州市銀河烈士陵園參加“英雄花開英雄城”緬懷先烈·致敬英雄——2025年清明祭英烈活動。學生們朗誦原創(chuàng)詩歌《木棉灼烽火,赤心耀山河》,回溯歷史長河,頌講英烈故事,感悟信仰初心,獲南方都市報等多家媒體報道。
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為師生們打開了一扇了解紅色歷史的大門
點燃了他們內(nèi)心深處的愛國熱情
進一步鞏固了為實現(xiàn)理想而不懈奮斗的堅定信念
在新時代的征程中
我們于芬芳中緬懷先烈
在習俗中體悟傳承
用熱血鑄就華南理工紅色根脈
讓我們承先烈之志
在新時代的征程中
綻放無限的青春光芒!
華南理工大學 學生記者團
策劃:程怡暢
圖片來源:華工學生記者團、往期微信推送、相關學院
文:黃明華 湯晟庭 劉伊維 李樂怡 程怡暢
制圖:李裔 王思淇 李翊華
微信編輯:張涵 黃明華
初審:鮑恩
二審:盧慶雷
終審:鄒浩
華工原創(chuàng),版權所有
若需轉(zhuǎn)載,敬請聯(lián)絡
郵箱:hgxcb@scut.edu.cn
“分享”“點贊”“在看”,記得一鍵三連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