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日表示,除非各國調整對美貿易失衡,否則不會撤回其針對全球多國實施的全面關稅政策。在"空軍一號"專機上,特朗普向記者強調,盡管新一輪關稅已引發金融市場動蕩、經濟衰退恐慌并顛覆全球貿易體系,他仍將堅持征稅計劃。"我不希望市場下跌,但也不擔心大規模拋售,"他補充道,"有時必須服下苦藥才能解決問題。"
此番言論發表之際,全球市場正面臨新一輪暴跌壓力——道瓊斯工業指數與標普500期貨周日晚間跌幅近4%,納斯達克期貨下挫5%,連相對穩定的比特幣也暴跌6%。盡管白宮宣稱已有超50個國家尋求談判以解除關稅,但周三生效的新稅率仍將把世界經濟帶入未知水域。
特朗普稱已與歐盟、亞洲等多國領導人通話,強調"他們渴望達成協議,但美國不會接受任何貿易逆差"。他提出將以"順差或至少收支平衡"作為談判前提。這一立場呼應其4月2日宣布的關稅政策核心邏輯:通過10%基準關稅及針對60個經濟體的差異化稅率(如中國34%、越南46%、歐盟20%),迫使貿易伙伴調整對美政策。
關稅大棒下的全球博弈
歐洲焦慮: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批評特朗普政策,但表示將動用"談判與經濟工具"保護本國產業;
中東角力:面臨17%關稅的以總理內塔尼亞胡計劃在周一與特朗普會晤,試圖將關稅議題與加沙沖突捆綁談判;
東南亞震蕩:作為服裝制造中心,越南提議"零關稅協議"以換取美國豁免,但46%的現行稅率已導致VN30指數單日暴跌6.8%;
國會分歧:共和黨內部出現立法動議,擬要求總統未來加征關稅需經國會批準。
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解決"數十年不公平貿易"需長期博弈,"談判不可能在數周內完成"。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更直言:"關稅必將實施,這是重塑全球貿易的必要代價"。這與IMF此前警告"關稅政策威脅全球經濟"形成鮮明對立。
與此相反地是特斯拉CEO馬斯克在意大利呼吁"歐美零關稅",遭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駁斥"僅為維護車企利益",是"商業私心"。這種分裂反映企業戰略困境:蘋果、特斯拉等跨國巨頭正加速供應鏈重組,但本土化生產成本激增可能抵消關稅"保護"效果。
特朗普將關稅政策視為兌現競選承諾的關鍵舉措,賭注在于選民是否愿為"經濟愿景"承受物價上漲。雖然其經濟顧問哈塞特聲稱"超過50國主動談判",但民主黨籍前財長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尖銳指出特朗普邏輯漏洞:若通過談判取消關稅則無法實現"制造業回流",若維持關稅則將引發長期滯脹,"既要制造業回流又要談判降稅,實屬兩難,總統無法兩頭獲利"。這與彼得森研究所的研判不謀而合——美國正以"高物價與低增長為籌碼,押注不確定的未來"。
隨著新關稅周三生效,美國三大車企已暫停對歐亞發貨。捷豹路虎宣布4月起停止對美出口,以應對25%的懲罰性關稅。分析人士警告,若貿易戰升級,全球GDP可能損失1.5萬億美元。
這場由特朗普掀起的貿易風暴,正將世界推向二戰以來最復雜的經貿博弈場。當被問及是否擔憂市場反應時,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寫道:"堅持住,我們會贏——雖然這并不容易。"此刻,全球投資者正屏息等待周一開盤鐘聲的響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