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美抗日少女
1938年4月,日軍占領安徽和縣,抓到國軍女戰士成本華,才24歲,她負責這次抵抗。日軍幾度折磨她,并將她捆綁著帶到和城大西門外的刑場,讓她觀看他們槍殺被抓到的中國人。后來當她知道日軍要殺她時,她毫不畏懼,雙手交叉地抱在胸前,輕蔑地微笑著,并讓記者給她又拍了一張照片。拍完后,幾個日本鬼子就用刺刀發瘋般地刺殺了成本華。
2、美籍華裔陳瑞鈿,“九·一八”事變后歸國效力。
1937-1939年,他共擊落敵機8架。在空戰中,他的座機曾三度被敵機擊落,但都跳傘幸運生還。最后一次被擊中時,由于油箱起火,這位空軍中著名的混血兒帥哥被大面積燒傷后毀容,送往美國醫治。傷愈,仍舊回國參加艱險的“駝峰飛行”,至抗戰勝利。
3、國破山河在。
這張照片是日本人拍攝的,前面是嚴陣以待的日本士兵,所有的槍和炮都對準了一輛孤零零的國軍戰車,這輛孤零零的中國戰車,正在沖向日軍的陣地……旅日作家薩蘇看到后第一反應是:"國破山河在"!
4、大名鼎鼎的“死字旗”
四川,請纓出征的王建堂,得到父親王者成的囑托,竟然是一面“死字旗”:白布正中寫了個大大的“死”字!
5、赴東北援馬抗日團
上海青年300多人組成的“赴東北援馬抗日團”。張少杰團長在火車站向歡送人群致訣別詞:“除非我們死,我們決不回來!(注意旁邊的棺材)
6、新兵朱文海。
朱文海是一位參軍僅半年的新兵,被日軍偵察兵擊中(1939年),當你我還為臉上的痘痘和隔壁的姑娘而擔心的時候,他已經走上戰場,為自己的國家獻出了生命,歷史凝固了他犧牲的一瞬間和他的名字。
7、重慶大轟炸
重慶大轟炸指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對戰時中國重慶進行了長達5年半的戰略轟炸。日本對重慶實施的空襲,是繼德國在1937年4月西班牙內戰中對格爾尼卡(Guernica)平民實施轟炸之后,歷史上最先實行的戰略轟炸。
8、躲避
日軍飛機在江陰江面轟炸中國海軍平海號巡洋艦,畫面中可以看到平海艦在全力加速避開日機投擲的炸彈。
9、5000頭蓋骨:湖南,衡陽。
湖南,衡陽,這張圖告訴你,日本人是多么喪心病狂!
10、免炸
抗戰時期在中國的外國機構一度使用納粹旗以避免日軍飛機的轟炸。
11、二胡
侵華日軍軍官和正在拉二胡的中國女孩
12、骨灰
胸前掛著骨灰盒的日軍士兵
13、歷史寫真?
戰爭時期日本的雜志
14、不滅倭寇,誓不生還
第5軍開赴前線支援19路軍。這是參戰前,第261旅的全體官兵在“不滅倭冠,誓不生還”的誓辭上簽名。
15、來,回。
一?二八”淞滬抗戰中日軍總司令白川義則乘艦而來,躺棺材而去。
16、壯烈
照片上的中國軍人壯志未酬,死不瞑目,槍猶在懷,彈猶在手。
17、國旗
在四行倉庫戰斗(也就是“八百壯士”的戰斗)進行得最激烈的28日午夜,女童子軍楊惠敏把一面國旗裹在身上,冒著生命危險,沖過火線,游過蘇州河,把國旗獻給八百壯士,其無畏壯舉震撼中國。
18、助威
四行孤軍堅守期間,每天都有許多市民不顧危險,擠在蘇州河邊為我軍助威
19、軍事會議
卡帕回到漢口,到漢口幾小時后就與伊文斯和費恩豪特一起參加了蔣介石的最高軍事委員會召開的一次會議。
20、英姿
1938年5月20日夜,中國空軍出征日本并投撒下傳單100萬分,上圖為率隊遠征日本勝利歸來的空軍第14中隊隊長徐煥升。
21、中山艦
1938年10月24日,中山艦在湖北金口與敵機激戰后沉入江中,艦長薩師俊等24名官兵陣亡。
22、敢死隊
敢死隊員在臺兒莊的反復爭奪拉鋸中,發揮了奇兵的作用,他們的夜襲收復了很多丟失的陣地。
23、大堤
蔣介石為了阻擋日軍的進攻,在花園口炸開了黃河大堤。大堤決口造成驚人的效果,但日軍的進攻僅僅停頓了幾個星期,然而,數百萬中國人卻因此而無家可歸。(拍攝于羅伯特卡帕)
24、家。
1938年7月-9月的高溫與日本戰機的轟炸,使漢口***煉獄一般,一名婦女守在已經成為廢墟的家門前。
25、戰地記者
羅伯特·卡帕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戰地攝影記者之一。1938年,羅伯特·卡帕來到中國,目睹日寇對中國的侵略,拍攝了許多揭露日本侵略軍罪行的新聞照片。
26、毒氣
日軍對中國軍民使用的日制九三式持久性毒氣罐。
27、哥哥
父親被日軍殺死,哥哥抱著弟弟。無話可說,潸然淚下。
28、駝峰路線的經典瞬間。
抗戰時期,中國是相當落后的農業國,戰爭急需的重要物資都靠進口。侵華日軍看中要害,掐斷了中國從海上到陸地的每一條國際交通線。無奈之下,1942年5月,由美軍陸軍航空兵空運部隊與中國民航共同開辟了一條空中補給線,從印度阿薩姆邦汀江,經過緬甸到中國昆明、重慶。這條航線,沿途要飛越青藏高原、云貴高原的山峰,運輸機載重時僅可飛到3500米,達不到必需高度,只能在峽谷中穿行,飛行路段路線起伏,駝峰航線由此得名。
作為支援中國戰場的一條“空中生命線”,駝峰航線的開辟密切了中、美兩國的戰略協同和相互支援,為對日作戰的最后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42年至1945年,1000多架運輸機依靠這條航線突破日本的封鎖,向中國戰場運送了大批人員和物資。
29、楊靖宇將軍
1940年初,在金川馬皮骨山的一次戰斗中,楊靖宇的部隊傷亡極大。當時,他身邊只剩下十幾名戰士,饑餓、寒冷、疲勞,還要應付從四面包圍上來的敵人。楊靖宇率部與敵周旋,一連奮戰五晝夜。最后身邊的兩名警衛戰士也犧牲了。2月23日,他來到吉林濛江縣保安村西南三道崴子,已經是精疲力竭。下午4時,楊靖宇被跟蹤上來的100多名敵人包圍在一個高地上,敵我相隔僅50米,絕不投降,他雙手開槍射擊,打死打傷了20多個敵人。4時30分,楊靖宇胸中三槍,手中一槍,仰面壯烈殉國,年僅35歲。楊靖宇犧牲后,日軍發現他的胃里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圖為日軍展示楊靖宇將軍的遺體。
30、遣返。
抗戰勝利后,大批日本人被遣返回國,被遣返回國的日本國民等待登船,中國軍官檢查被遣返日本人服裝尋找違禁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