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4月8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楊嬌)近日,老撾首家獲得對華出口資質的水產品企業——深圳中漁海洋科技旗下加工廠湄公鮮生生產的巴沙魚,運抵深圳蛇口港。在經深圳海關檢驗檢疫合格后,這批承載著中老漁業合作成果的優質水產品,即將擺上市民的餐桌。
這是中老兩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水產品貿易的首次通關突破,也是大鵬新區深化國際漁業合作、構建國際海洋經濟全產業鏈的又一里程碑。
在湄公河畔的老撾巴色市投資建設的老撾國家級現代漁業產業園區,是深圳與老撾當地政府合作共建的首個產業園項目。產業園區依托湄公河流域優質水源和亞熱帶氣候優勢,構建了集種魚培育、生態養殖、科技研發、加工生產于一體的現代化全產業鏈體系。
目前,園區一期項目已全面建成并投入運營,預計可實現年產巴沙魚商品魚超2萬噸,加工巴沙魚成品達1.2萬噸,年產值約3.3億元人民幣。待園區項目整體建成運營后,預計可實現年加工巴沙魚超50萬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