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紙糊的燈籠,一戳就破。張女士怎么也沒想到,自己花了200多萬買來的門面,轉眼間就成了“危房”。現在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
事件經過
近日,有關新聞報道,家住重慶九龍坡某小區的張女士,正像熱鍋上的螞蟻,急的團團轉。自己花200萬買來的門市,墻面四周和地面竟然長滿了裂縫。現在賣也賣不掉,租也租不出去。
張女士告訴記者,從2018年接房以后,門市的墻腳和地板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裂縫。起初,張女士以為只是簡單的缺陷,于是就反映給了開發商,開發商也派人來進行了修補??擅看涡扪a完以后沒過多久,裂縫又出現了。
就這樣,從2018年至今,開發商反復修補了多次,裂縫的問題始終都沒能解決。而如今,裂縫的問題反而是越來越嚴重。
最開始只是幾毫米的裂縫,到現在整個手掌都能伸進去了,看起來十分危險。搞工程的朋友一看就知道,這肯定是地基沉降導致的開裂。而要想修復好,絕非易事。
面對無能的開發商,無奈的張女士只好將此事反映給了重慶九龍坡住建委,希望政府部門能為自己討回公道。
很快,住建委的工作人員上門進行了實地查看,他們也確認了門市因為回填土沉降不均勻導致了開裂。工作人員叫來了開發商,拿來了施工圖紙。對比后,發現開發商并沒有按照圖紙施工,張女士的門市存在建筑質量缺陷。
從住建委出具的查勘報告顯示:墻面未設置水平腰梁(墻高超過4米需要設置腰梁),門窗洞口處也未設置構造柱。裂縫并未貫穿,僅僅存在表面,對建筑結構安全性沒有影響,只是觀感缺陷。
隨后,張女士拿著住建委出具的查勘報告去找了開發商,可開發商根本不以理會。
記者也聯系上了開發商的負責人楊先生,希望能進一步核實相關的情況。可當記者剛在電話里敘述完問題,問怎樣處理時,楊先生直接回拒了記者的問題:“我們不接受采訪!”。不得不說,這開發商是真的能耐,不管誰問到相關問題都是無可奉告。
張女士自己花了160萬,加上貸款利息都超過200萬了,如今卻因為存在明顯的安全隱患,根本沒人愿意承租,即使張女士想賣都賣不出去,沒有哪個冤大頭會接手。
張女士認為開發商賣給自己的門 市 存在質量缺陷的建筑,屬于不合格產品。她的訴求也很簡單:開發商退房退款!
網友熱議
此事一出,便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200多萬拿到銀行去存,雖然利息少了點,但是穩妥”
“嚴查開發商,建筑公司”
“一個普通老百姓想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到底有多難,可想而知”
“沒有施工圖紙,住建委是怎么讓它竣工驗收通過的,值得思考”
“很明顯就是房地產不景氣,租不出去想退房,如果能租出去就不會有問題,當然開發商的問題也是長期以來存在的,只不過以前房價漲得太快了,大家都選擇忍讓而已”
事件后續
記者又找來了專業律師,希望通過律師看能不能有什么眉目。律師表示,張女士的訴求不一定能得到法院的支持,其中最關鍵的問題就在于舉證。開發商未按圖紙施工導致了墻體和地面沉降的問題,張女士需要聘請第三方相關的權威機構對門市的結構和質量安全,進行更詳細的鑒定。
目前,開發商鑒于輿論壓力,已經主動聯系張女士,希望能協商出解決的辦法。而張女士則選擇通過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其實,張女士的門市出現裂縫雖然被住建委鑒定為只是觀感缺陷,但不管誰是當事人,可能都無法接受。200萬對一個普通老百姓來說不是個小數目,需要耗盡大半輩子的心血,而開發生一句無可奉告不接受采訪就想敷衍了事,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態度。
同廣大網友關心的一樣,未按圖施工當初竣工驗收是怎么通過的?對于這種在建筑結構安全上都敢偷工減料的開發商,是否會得到應有的懲罰?而相關的施工單位是否也應該受牽連?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采取更嚴厲的監管措施,維護好老百姓的權益。
最后,也希望張女士能退房成功,對此你怎么看?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