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唐納德 · 特朗普上任還沒滿百天,已經面臨第二次全國范圍的大規模抗議。他發布的 “對等關稅”清單引發美國全國超 1200 個地區爆發抗議,民眾走上街頭,要求特朗普與億萬富翁馬斯克“別碰社會保障資金 ”,“別碰我們的民主”。
“美國經濟正在崩潰,而特朗普卻在莊園里喝著紅酒打高爾夫。”
當逾千場抗議游行活動席卷美國五十州之時,就連海外許多國家揚起了“反對特朗普”的大旗,幾乎半個世界都在聲討這位美國總統。
然而,特朗普對于外界的回復,卻僅有一句簡短的“挺住”!
華盛頓國家廣場,兩萬把濕漉漉的雨傘展現出抗議者的決心。從教師工會代表到退休基金經理,從墨西哥裔移民到跨性別權益組織,150多個團體在關稅、移民和福利削減的三大議題上形成共識。
而西弗吉尼亞州的主婦正把第八箱面膜塞進地下室。這魔幻的場景都發生在4月5日同一天,特朗普的關稅大刀終于砍到了自己人身上!超市貨架被掃空的速度比颶風登陸還快,華爾街的綠線跌得比過山車還刺激。 馬斯克在意大利喝著咖啡罵街,民主黨在國會山摩拳擦掌。
四年前,特朗普承諾“讓美國再次偉大”,如今,美國卻站在了衰退的懸崖邊。曾經繁榮的經濟景象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物價飛漲、失業率飆升和社會分裂加劇。2025年4月,“對等關稅”如同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將美國推向了充滿不確定性的十字路口。
2025年4月,春寒料峭,但一股更冰冷的風暴正席卷美國。這場風暴的中心并非氣象災害,而是源自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由特朗普總統親自引爆的經濟豪賭——“對等關稅”。
這項披著“讓美國再次偉大”外衣的政策,如同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被推倒,引發連鎖反應,導致國內社會分裂加劇、國際信任崩塌,將美國推向了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十字路口。
特朗普上任以來,始終高舉“美國優先”的大旗,推行了一系列激進且富有爭議的經濟政策。其中,最具爭議也最具破壞力的便是“對等關稅”。
這項政策以貿易保護為名,對中國、歐盟、加拿大等主要貿易伙伴征收高額關稅,其中中國商品被加征34%的關稅,歐盟商品被加征20%,甚至連鄰國加拿大也未能幸免于難。
特朗普政府堅稱,這是為了讓其他國家為美國經濟“埋單”,重振美國制造業,最終實現“美國再次偉大”的宏偉目標。然而,這一舉動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巨大的震蕩,如同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了一顆巨石,激起層層漣漪,甚至驚濤駭浪。
與此同時,在國內,另一場風暴正在醞釀。被特朗普寄予厚望的硅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執掌著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以提高政府效率、削減開支為名,對聯邦政府機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這場改革的力度之大,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短短三個月內,20萬聯邦雇員失去了工作,教育部、疾控中心等關鍵部門甚至直接被關閉,大門上貼上了冰冷的封條。
這引發了大規模的失業潮,無數家庭陷入困境,社會矛盾日益激化。在芝加哥,被解雇的環保署員工舉著“解雇馬斯克,不是我們的醫保”的牌子,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在洛杉磯,亞裔移民家庭舉著“停止驅逐”的標語,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無助。
“對等關稅”政策如同引爆了一枚重磅炸彈,在美國社會引發了廣泛的恐慌和憤怒。從繁華的紐約到陽光明媚的洛杉磯,從政治中心華盛頓到工業重鎮芝加哥,抗議的浪潮席卷全美50個州。超過1300場抗議活動此起彼伏,數百萬民眾走上街頭,高舉“HandsOff”(住手)的標語,表達對特朗普政府經濟政策的強烈不滿。
他們憤怒的吶喊,如同驚雷般響徹云霄,震動著美國政壇。
關稅政策的直接后果是物價飛漲,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大幅增加。根據耶魯大學的測算,關稅將使美國家庭年支出增加3800美元,牛仔褲漲價17%,汽車價格飆漲46%。
超市貨架上的商品價格標簽一夜之間被更換,漲幅令人瞠目結舌。在紐約的百思買門店前,人們瘋狂搶購中國產的電視機,生怕第二天價格再次飆升。
這一幕,與1929年大蕭條前夕的恐慌性搶購潮驚人地相似,讓人不禁擔憂歷史是否會重演。民眾的焦慮和憤怒在街頭蔓延,社會分裂的裂痕越來越深,如同一道無法愈合的傷口。
不僅是普通民眾,就連一向支持共和黨的華爾街,也對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表達了強烈的不滿。關稅政策宣布后,美國股市如同遭遇了雪崩,道瓊斯指數單日暴跌2200點,蘋果、耐克等巨頭公司的市值大幅縮水,蒸發了數千億美元。
高盛、摩根士丹利等金融機構紛紛下調美國經濟增速預期,并警告經濟衰退的風險正在上升。曾經被特朗普視為“改革先鋒”的馬斯克,也感受到了切膚之痛。特斯拉的股價在關稅的沖擊下大幅下跌,損失慘重。
他開始公開批評白宮經濟顧問納瓦羅的政策,并呼吁建立歐美零關稅區。金融大鱷索羅斯則通過做空美股大賺一筆,這更讓馬斯克看清了政治站隊的代價。精英階層的倒戈和背叛,進一步削弱了特朗普政府的執政基礎,使其陷入了更加孤立的境地。
面對洶涌的民意和經濟下行的壓力,民主黨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機會,發起強有力的反擊。他們充分利用關稅引發的民生痛苦、馬斯克的裁員丑聞以及股市崩盤等一系列事件,精心策劃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并通過各種媒體渠道放大抗議者的聲音,將矛頭直指特朗普政府。
新澤西州參議員科里·布克發表了長達25小時的馬拉松式演講,慷慨激昂地控訴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失誤,喚醒了沉寂的反對派,激起了民眾的斗志。
民主黨還在關鍵的威斯康星州法院選舉中投入巨資,成功翻轉了這個重要的戰場,贏得了寶貴的政治籌碼。特朗普的支持率一路下滑,在一些關鍵的搖擺州,反對的聲音已經超過了支持者,這預示著他的政治前途充滿了不確定性。
“對等關稅”政策不僅引發了國內的動蕩,也損害了美國的國際形象和信譽,加速了全球秩序的重構。面對美國的單邊主義行為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世界各國紛紛采取反制措施。
中國迅速而有力地反擊,對美國商品加征關稅,并針對美國企業和稀土資源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歐盟也對美國波音公司加征關稅作為回應,維護自身的利益。曾經的盟友加拿大也對美國的打壓表示強烈不滿,開始尋求其他的合作伙伴。
就連傳統的盟友,如日本和英國,也對美國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開始重新評估與美國的關系。美元的霸權地位開始動搖,瑞士央行減持美債,沙特等國悄悄增加了人民幣外匯儲備,這預示著美元霸權的黃昏可能即將到來。
加拿大的總理公開表示“美國領導的時代結束了”,法國的部長也警告世界不能再將安全寄托在美國選民身上。美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正在下降,全球秩序正在加速重構,一個新的時代正在來臨。
曾經繁榮的美國經濟如今面臨衰退的風險,社會分裂日益加深,國際盟友漸行漸遠。特朗普在高爾夫球場上揮桿的畫面,與大蕭條時期胡佛總統的形象,在歷史的鏡框中漸漸重疊。
這場以“讓美國再次偉大”為名的豪賭,最終將美國帶向了何方?美國還能重新找回昔日的榮光嗎?世界秩序又將如何演變?這些問題,不僅關乎美國的命運,也關乎世界的未來,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探討。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