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日薪兩萬的短劇演員柯淳,讓我看到了演藝圈最殘酷的真相,這個行業遠比想象的瘋狂!
前段時間,短劇演員柯淳在《無限超級班》節目上的一番話徹底刷爆了我的朋友圈。這位95后小伙子大方曬出自己的日薪——兩萬。當全國大部分人還在為月薪過萬奮斗時,人家日進兩萬,這差距不就來了嗎?
我本以為這已經很夸張了,結果柯淳緊接著又補了一刀:他這還只是短劇演員中的"中等水平",真正的頭部演員,比如徐藝真,日薪能到八萬!
八萬啊!一天就是普通人小半年的工資。這讓我不禁想起一個段子:人掙錢的速度,可能真的跟時間單位有關系。有人是按年算,有人按月算,有人按天算,還有人按小時、按分鐘算...
柯淳大概是感受到了周圍老演員的眼神,趕緊解釋說自己很辛苦,"六天要拍100多集"。但這解釋在吳鎮宇眼中就是個笑話,他當場回懟:"你真是沒在香港無線電視臺工作過,香港演員很拼,掙得還是普通工資而已。"
這一幕看得我直呼過癮!
柯淳是真年輕,在一個坐滿娛樂圈老演員和資方大佬的節目里,用"日薪兩萬"來展示自己的專業性,這不是自己打自己臉嗎?在真正的大佬面前,短劇演員就像是空有皮囊的小學生,那兩萬塊在大佬們眼里連塞牙縫都不夠。
可問題在于,這節目播出來,普通觀眾看了會怎么想?就像郭德綱說的那樣:女演員說掙八萬,臺下觀眾驕傲地說"我捧的";男演員說掙兩萬,臺下觀眾卻會想"我月薪3000捧你,看你一眼都覺得煩"。這就是差距。
短劇行業這兩年確實火得一塌糊涂,我看過行業報告,短劇2023年市場規模突破300億,預計今年還會翻倍。資本瘋狂涌入,錢多到什么程度?一部十幾集的短劇,投資方敢砸幾百萬,甚至上千萬。
我有個朋友就在短劇行業工作,他告訴我現在拍短劇比拍電影還瘋狂,投資方為了搶流量明星,價格出到天上去。一個十八線小明星,憑著幾百萬粉絲,都敢要價幾萬一天。而那些真正的"短劇一哥一姐",身價早就飆到十萬+了。
你還別說,真就有人愿意買單。因為這些短劇一上線,點擊量輕松破億,廣告費直接收回成本。短劇平臺更狠,動輒幾十萬一集的采購費,就為了搶占用戶時間。
看到這些數字,你知道為什么柯淳敢在節目上曬日薪兩萬了吧?在他眼里,這可能真不算什么。
但對于月收入3000-5000的普通人來說,這種差距真是扎心了。想想吧,柯淳六天狂拍100多集,賺12萬。而普通人干一整年,可能都賺不到這個數。
更諷刺的是,這些短劇質量如何?說實話,很多都是三流劇本加四流制作,靠著狗血劇情和顏值擔當硬撐。一邊是演員天價片酬,一邊是粗制濫造的內容,真讓人唏噓。
回到柯淳這事,我倒不是批評他掙錢多。在這個看臉的時代,有人愿意為你的顏值買單,那是你的本事。但在公眾場合高調曬收入,確實需要一點情商。
尤其是當你面對的是那些拼了幾十年,才有今天地位的老演員時,你的"日薪兩萬"不是炫耀,而是暴露了自己的淺薄。
短劇行業的瘋狂終將降溫,資本的風口遲早會過去。到那時,真正能留下來的,還是那些有實力的演員。
所以,柯淳們啊,好好珍惜當下的高薪時光吧,多學習點演技,別指望靠臉吃一輩子飯。因為在演藝圈這個大染缸里,比你好看的人多了去了,而且他們可能比你更懂事。
素材來源于官方媒體/網絡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