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為有效預防火災發生,引導廣大群眾樹立文明祭祀新風尚,焦作高新區蘇家作鄉靠前謀劃、主動作為,多措并舉全力保障祭掃高峰期林業資源安全,也為傳統節日注入了綠色、文明內涵。
高位部署“提提神”。3月31日,該鄉組織召開清明期間護林防火動員大會,分析轄區防火形勢,明確工作任務,南水北調綠化林帶沿線各村構建起鄉、村、組三級網格化管理體系,充分發揮“前哨”作用,把牢防火的源頭關口;成立護林防火巡邏隊,對轄區林帶實行“早中晚三巡查”制度;各村配備鐵鍬、防火拖把等工具器械,安排專班人員巡邏看防,佩戴紅袖章紅馬甲開展風險隱患排查。
三防三崗“降降火”。為進一步做好護林防火工作,該鄉連日來多維發力,織牢織密“技防+人防+物防”三位一體防火網絡。一是設置“24小時值班崗”,利用好“藍天衛士”監控系統,對全鄉情況進行監測,確保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二是設置“雜草清除崗”,以最快速度徹底清理林緣30米范圍內的枯枝雜草等可燃易燃物,包保干部和網格員輪流不間斷巡察祭祀情況,防火未“燃”。三是設置“打濕作業崗”,協調配備高壓水車,提高灑水頻次,通過每天來回對南水北調綠化林帶和各村林木密集區域進行打濕作業,有效增加空氣濕度、降低環境溫度、濕化干燥可燃物,從而降低火災風險。
鮮花置換“養養心”。4月1日至4日,該鄉在各村主要路口和祭祀重點區域設立“鮮花兌換點”,大范圍開展“文明祭祀更‘清明’”主題活動,先后累計發放免費黃白菊花1500余束,置換群眾手中自帶的香燭、紙錢等傳統祭祀用品960余份,將“嚴禁燒紙”的硬規定轉變為“鮮花換紙錢”的軟引導,既保留了對逝者的哀思之情,又避免了環境污染和火災隱患。另外,該鄉還通過線上發布文明祭祀倡議書、線下廣播文明祭祀倡議音頻等形式,普及綠色環保知識和消防安全知識,進一步營造群防群控的濃厚氛圍,樹立文明祭祀新風尚。(孟憲超 通訊員 朱曉琳 龐夢瑩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