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4月7日,春日的晨霧還未散盡,丹棱縣楊場鎮古井村的雷竹林里已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隨著綿綿春雨的滋潤,鮮嫩的雷竹筍悄然破土,村民們手持工具,彎腰在竹林中仔細尋覓,小心翼翼地挖出一顆顆殼薄肉肥的筍子。不一會兒,背簍里便堆滿了帶著泥土芬芳的新鮮雷竹筍,竹林間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以前我們村是典型的零產業村,山地多、耕地少,集體經濟薄弱,村民們找不到出路。”古井村黨委副書記李文忠站在竹林邊,望著忙碌的村民們自豪的說道。“2019年,村里引進雷竹種植時,不少村民還半信半疑。如今,雷竹產業不僅讓200多戶村民年均增收上萬元,還讓村集體經濟突破百萬大關。這段時間,村民們天一亮就來挖筍,一天能掙100多元,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楊場鎮古井村雷竹林)
古井村的成功并非偶然。村里依托原有的竹林資源,引進專業種植戶,合作抱團發展,走出了一條綠色經濟的致富路。丹棱縣筍竹園林木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大明笑著說:“這里的氣候和土壤特別適合雷竹生長,今年500畝雷竹預計能收獲20萬斤鮮筍,品質好、口感嫩,市場供不應求。”
清晨的竹林里,村民們的歡聲笑語與挖筍的沙沙聲交織成曲,勾勒出一幅動人的春日勞作圖。這些帶著丹棱泥土氣息的雷竹筍,正通過電商和線下渠道走向全國,成為消費者餐桌上的時令美味。
(游客在油菜花田打卡拍照)
因環境和氣候因素,在順龍鄉柏木村的楊半山,另一幅春日盛景正徐徐展開——400畝梯田式油菜花競相綻放,金燦燦的花浪從山腳綿延至山頂,與藍天白云相映成趣,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拍照。“聽說這里的油菜花特別美,我們專程來拍照,還挖了不少野菜!”游客張銘敏和朋友們穿梭在花田間,開心的說道。
誰能想到,這片如詩如畫的油菜花海,去年還是一片低效的經濟林地?為盤活耕地資源,柏木村對土地進行集中改造,將零散地塊整合成片,讓沉睡的土地重新煥發生機。“油菜收割后,我們會輪作玉米、大豆等糧食作物,同時結合長秋山旅游環線,發展觀光農業和研學旅游,讓土地效益最大化。”柏木村黨委書記助理楊景元站在花海中,信心滿滿地描繪著未來的藍圖。
(順龍鄉柏木村的楊半山400畝梯田式油菜花)
從古井村的雷竹破土到柏木村的油菜花開,丹棱大地上正奏響一曲鄉村振興的春日交響。雷竹林里的豐收喜悅、油菜花田的游人如織、復耕地里的播種身影,共同繪就了一幅“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畫卷。
站在新的起點上,丹棱縣正以更堅定的步伐邁向鄉村振興的新征程。古井村計劃擴大雷竹種植規模,發展深加工產業,柏木村探索農旅融合的新模式。這些成績的背后,是丹棱縣因地制宜、創新發展的智慧結晶,更是丹棱縣堅持“美麗鄉村”與“美麗經濟”雙輪驅動,走出的鄉村振興特色之路。
(王建明 文/圖丹棱融媒 王方豪 陳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