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強化古樹名木司法保護,3月26日,利川市法院與利川市檢察院共同向毛壩鎮的千年古樹——巴東木蓮發出《古樹名木司法保護令》,為古樹名木撐起“法治保護傘”。
巴東木蓮是鄂西特有物種,因首次在巴東縣發現而得名,又因其花瓣潔白如玉,形似調羹,又名調羹樹。作為利川市樹界的“網紅”,位于利川市毛壩鎮新華村的“巴東木蓮王”已有1700年的樹齡,是全球現存最古老的巴東木蓮活體標本,也是利川古樹名木中的“活化石”。
“巴東木蓮王”每逢春末夏初進入花季,綻放的花朵花徑可達8厘米,純白花瓣在綠葉映襯下更顯清雅脫俗。2019年,“巴東木蓮王”入選恩施州1000株最美古樹名單,成為見證自然與人文交融的活態文化遺產。
此次保護令明確了司法守護人和管護監督人,形成“執法+代表+司法”的守護機制。
每株古樹都是生態文明的坐標,每片年輪都是美麗中國的注腳,保護令明確規定了“六禁止”:禁止砍伐古樹、原則上禁止移植古樹;禁止刻劃、釘釘、挖根、剝損樹皮、過度修剪枝干;禁止在古樹范圍內鋪設非通透性硬化地面、使用明火、堆放重物、傾倒易燃易爆物品或者有毒有害物質;禁止在古樹上架設線纜、纏繞或者懸掛物體等;禁止破壞古樹名木保護設施、保護標志;禁止其他破壞古樹及其生長環境的行為。
同日,法檢兩家還在汪營鎮、南坪鄉分別為樹齡達1000年的兩棵古銀杏樹發布司法保護令。
“千年古樹是不可再生的‘綠色文物’,承載著歷史記憶和鄉愁文化。法治守護的不僅是年輪里的春秋,更是文明傳承的根脈?!崩ㄊ袡z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負責人表示,此次司法保護令的發布,是檢察機關將“生態優先”理念融入法律監督的生動實踐。
今年3月15日,《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正式施行,填補了古樹名木保護領域國家層面的法規空白。下一步,利川市法院、市檢察院在發布古樹司法保護令的同時,還將加強與林業局、鄉鎮政府等單位的聯動協作,積極探索古樹名木保護新路徑,以“司法紅”守護“生態綠”,讓跨越千年的綠色瑰寶繼續見證清江流域生態文明的生生不息。
(圖文來源于“鄂檢在線”,侵刪)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場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會參與,人人盡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