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區后村鎮綜治中心立足職能定位“實戰性”、資源整合“實效性”、能力提升“實用性”,充分發揮基層社會治理前沿陣地與中心樞紐站作用,不斷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和社會治安風險防控能力,全力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提質增效,2024年榮獲日照市“楓橋式基層單位”榮譽稱號。
一、職能定位“實戰性”。一是“一站式”強化資源整合。改造提升面積650余平方米的綜治中心,按照“承載力強、人員集聚、資源集約、布局集中、功能集成”思路,劃分綜合業務、多元調解、聯合辦公、會商研判等功能區,設置“和茶館”、老李調解室、心理咨詢等特色功能室,落實“7+8+9”輪駐、常駐、隨駐制度,納入司法、信訪、熱線、學校等部門,構建成社會治理專職、多元解紛的“共同體”。二是“全鏈條”注重就地化解。構建鎮、管區、村三級防線,鎮級組成部門站所的45人專業服務調解隊伍,科級干部牽頭,構建“包案包解”防線;管區組建由“老干部、老黨員、老教師”為主的39人矛調隊伍,設置17處“和茶館”構建“聯防聯調”防線;村級明確支部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整合各類綜治隊伍力量,構建“即接即辦”防線,實現從田間地頭到專業功能室的“一攬子”調處,從說情拉呱到講理講法的“全鏈條”化解。三是“法治化”突出依法辦事。組建由法官、律師組成的法律顧問團,每周駐點提供法律咨詢,對疑難案件開展“法治會診”。設立警司法聯調工作室,為調解協議提供司法確認服務,賦予其強制執行效力,調解公信力顯著提升。
二、資源整合“實效性”。一是優化“一窗受理”機制。在鎮綜治中心設置“有事您找我”無差別受理窗口,對當事人申請、排查發現、上級轉辦的事件進行“一站式”受理,2025年以來受理各類矛盾糾紛160件,及時化解54件。二是細化分類分層辦理。鎮綜治中心建立與入駐部門業務協同對接機制,通過工作分析報告、交辦單、督辦單、風險提示函的派單方式,落實黨委書記、班子成員、管區書記分級包保調度,一般性問題“分流交辦”給站所、管區、村進行調解,疑難案件由科級干部包案化解,形成“綜治中心負責程序推進、辦理部門負責實質性解決”的工作布局。三是完善閉環管理制度。理順“每日報告、摸排上報、三色管理、風險會商、分類處置、吹哨報到、評價督導”七項機制。對于矛盾糾紛事項能夠第一時間推送、第一時間辦理、第一時間反饋,形成閉環。四是強化聯合聯動化解。充分發揮綜治綜治“樞紐站”作用,開展積案化解攻堅行動,通過科級干部牽頭、專班推進、每日通報等措施,集中攻堅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三、能力提升“實用性”。一是提升態勢感知能力。樹立“賽跑”意識,建立矛盾糾紛信息日報告制度,每日匯總12345熱線、110 警情、司法、法庭、信訪等單位信息,經鎮中心分析研判后,區分“今日新手件、今日辦結件、超時未辦結”三個模塊,以工作日報單形式通報至責任干部、責任站所和管區,做到線上第一時間掌握、線下第一時間化解,實現多線聯動、信息共享。二是提升風險防范能力。后村鎮堅持對社會治安風險點開展日研判、周分析、半月報制度,統籌派出所、衛生院、婦聯等11個部門站所力量,壓實部門、村居管控化解責任,鎮級風險管控組開展月度督導;堅持每日社會治安巡邏,全鎮成立723人的群防群治隊伍,科學規劃巡邏路線,開展值班科級干部巡防督導、警網聯巡170余次,收集意見建議496條,問題化解率達90%以上。三是提升信息支撐能力。充分利用好省“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邀請司法、派出所、信訪辦3個業務部門、61個村級調解組織、63名調解員員入駐,通過村級微信群、宣傳欄推廣解紛碼使用,實現線上線下,一呼就應;充分利用好市網格化智能管理工作平臺,堅持數據更新,強化數據分析能力。
(長安日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