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人形機器人作為具身智能的關鍵載體,進入了技術集中突破和應用初步試水的關鍵發展時期。
最近,“浙江籍”機器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從蛇年春晚舞臺上扭秧歌、轉手絹的宇樹機器人“福兮”,到成為“賽博”咖啡師的中國( 浙江)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創新中心機器狗,再到在寫字樓間運快遞、送文件的云深處機器狗……它們的身后,“浙江籍”的名號初露鋒芒。
在全國濃厚的機器人創新氛圍之下,浙江是如何“突出重圍”的?
01
創新迭起,蕭山機器人亮本領
3月5日至17日,杭州市委常委、蕭山區委書記孫旭東不到半月數次赴人形機器人相關企業調研,這些機器人企業有哪些“看家”本領?
行思無界的“看家本領”是打造高質價比的通用具身智能本體。
“鴕鴕”機器人
行思無界自主研發的仿生鴕鳥機器人叫“鴕鴕”,仿佛一只真的鴕鳥在走路,在各種地形都能穩穩當當地跑。它不僅能快速行走,還能精確控制著嘴巴,叼起桌上的東西。
行思無界的人形機器人“鐵鐵”,練就了“鐵腳板”的絕技,能在復雜的地形“如履平地”,是一位“大力搬運工”。另外,其六足機器人內置足式機器人專用運動控制算法,能精準協調六足18自由度關節運動,支持攀爬40°斜坡,即使僅三點著地,也能保持機身“零顛簸”。
行思無界人形機器人、六足機器人
孫旭東看完鴕鳥機器人、六足機器人等產品演示后,勉勵企業不斷拓展產品在科研教育、公共服務、商業文旅和工業領域的場景應用與落地。
狂奔中的黑豹2.0
四足機器人“黑豹2.0”于2025年初在蕭山誕生,是目前“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四足機器人,速度可達到10米/秒,比肩博爾特。
浙大國際科創中心人形機器人創新研究院院長王宏濤說,團隊僅花了3個月,就形成了原型樣機。
旗晟智能移動平臺機器人
旗晟智能的拳頭產品是“移動平臺機器人”,能讓石油天然氣化工等能源行業的巡檢機器人變得更“聰明”,其自主研發的AI算法和巡檢運維管理平臺,是業內首個可適配多種機器人類型的一體化平臺。
國辰機器人系列產品
“國辰機器人”專注機器人和機器視覺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已整合孵化了20多家企業。孫旭東觀摩最新機器人產品,鼓勵企業努力構建行業標準產業生態,不斷擦亮“浙江智能機器人研究院”金字招牌。
在蕭山區人形機器人專題會議上,孫旭東介紹,蕭山已圍繞人形機器人核心部組件、特色整機的研制生產及組裝,培育發展了一批上游優質生產廠商和下游行業應用合作企業。
02
提早入局,積極推進機器換人
提到機器人,不少人腦海里會映出人形機器人的形象。但早在十幾年前,多數機器人可能還沒有“腦袋”與“完整四肢”,它們以機械臂的形式出現在了浙江的工廠里。
你所搭乘的電梯,全身上下擁有大大小小1500多個零部件,那么,制造一部多部件、高精密度的電梯需要多久?
在十年前西子奧的斯的電梯生產車間里,這個答案是3.6分鐘。也就是說,根據客戶的不同要求,機器人會對應變換不同的零部件參數,每3.6分鐘,就有一部電梯出廠。
這樣的效率來源于前瞻的規劃,早在2012年,浙江就做出“全面推進機器換人”的決策部署?!罢憬⒎侨丝诖笫?,‘機器換人’就是將一些繁重、重復的工作交給工業機器人來完成。”浙江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協會副會長卜琰表示,從這時起,“機器換人”漸漸成為推進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浙江的機器人相關產業也緊隨其快速發展。
此外,在2017年,浙江印發了《浙江省“機器人+”行動計劃》。作為全國首個提出“機器人+”政策的省份,浙江著眼于推進機器人在經濟社會各領域應用和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較早的入局,浙江如同打下了堅固的“地基”。“除了有‘給力’的政策支持外,浙江在技術積累上很有優勢。”電子科技大學長三角研究院(衢州)特聘研究員師少龍表示,“浙江省擁有覆蓋集關鍵零部件、機器人整機、系統集成及周邊配套產品等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體系?!?/p>
現如今,“地基”上已漸起“高樓大廈”。浙江形成了以寧波余姚、杭州蕭山為核心,溫州、嘉興、紹興、臺州等地多平臺協同發展的產業布局。以杭州為例,截至目前,杭州擁有超200家機器人相關企業,2023年機器人工業產值達150億元。
03
多重催化,創新氛圍愈發濃厚
杭州一家養老院里,外骨骼機器人讓70歲老人大膽邁步,自信喊出“一口氣爬10樓也不打緊”;麗水遂昌的農田上,無人機“一鍵起飛”,噴灑農藥、播撒種子都不在話下;溫州步行街上,球形機器人化身“靈活的胖子”,執行跟蹤巡邏等任務。
球型機器人跟著特警一起巡邏 圖源:平安溫州
再看衢州龍游的馬拉松賽道上,人形機器人與選手“同場競技”,刷新賽場新體驗;鐵路寧波站附近悠閑“蕩馬路”的機器人,手臂自然擺動,腳步穩健輕盈,一舉一動如同人類一般自然,成為了路人們關注的焦點……
機器人正在跑馬拉松 圖源:潮新聞
“領航者2號”在鐵路寧波站附近行走 圖源:寧波發布
“機器人總動員”的當下,浙江目標明確。去年9月,《浙江省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印發,前瞻布局和加快推動浙江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2025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布局建設未來產業,深化‘人工智能+’行動,加快布局人形機器人、量子信息、類腦智能、合成生物、空天信息和低空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
擁有未來眼光,抓住當下風口,浙江還用“真金白銀”對企業提供“硬核”支持。2017年,浙江省向企業購置的工業機器人按購置費的10%進行財政補貼。2025年,杭州市支持人形機器人企業建設各類研發機構和創新聯合體,給予最高500萬元的補助。
浙江大學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學生創新實踐基地
人才是創新活力的重要來源。依托浙江大學、西湖大學等高校,浙江匯集了不少人才力量。目前,浙江已有13所高校在本科階段就開設了機器人相關專業。其中,浙江大學是國內最早開展機器人本科教學的高校之一。云深處科技創始人&CEO朱秋國和云深處科技聯合創始人&CTO李超等人都出自浙江大學。
在春晚上扭秧歌、在汽車工廠里協同作業“打工”、在跑步機上不斷提速跑出殘影……當前,浙江已經跑出不少“爆款”, 誰會成為下一個從“浙”走出的機器人“頂流”?我們相信,像這些現象級的創新機器人,未來還會更多!
杭州數字經濟聯合會簡介
全國首家打造“開放型、平臺型、樞紐型、生態型”的數字經濟品牌組織,是由杭州市數字經濟學會聯合體(由24家相關領域的學會、協會、研究會組成)及“數字中國智庫”為核心,覆蓋數字經濟相關企業近萬家。先后舉辦數字經濟大講堂、數字經濟發布、數字中國智庫等助力創業創新品牌活動200多場,參與人數超百萬人次,得到各級部門領導及企業好評。
“數經聯”同時承擔“長三角數字經濟產業聯盟”秘書處工作,正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新機遇和立足大平臺,致力于把浙江省、杭州市 “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更好落到實處高處;著力為解決長三角發展中遇到的跨學科跨行業跨區域、社會與經濟協同的卡脖子技術等,積極建言獻策出力;助力傳統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提升中國制造的核心技術、品牌價值與國際影響力等。期待與業界同仁和各界朋友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合作多贏、共謀發展、同譜新篇!
加入“數經聯”會員,
享盡40家協會與數字生態資源!
數字化服務及更多合作
掃碼加小編
微信手機同號
157 5773 00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