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杞縣,春風和煦,綠意盎然。4月9日,在河南開封杞縣縣委宣傳部的組織下,由部分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黨員干部組成市民考察團一行20余人走進官莊鄉與西寨鄉的田間地頭,實地探訪鄉村振興重點項目,近距離感受產業興農帶來的蓬勃生機。
在官莊鄉梨園內,梨花如雪,綴滿枝頭??疾靾F成員駐足于梨膏、梨酒等深加工產品展臺前,聆聽副鄉長徐晨曦的介紹。自2019年起,當地依托“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雙綁”機制,整合省財政資金25萬元,通過土地流轉逐步擴展梨樹種植規模。如今,800余畝梨園覆蓋6個行政村,紅梨、貢梨等高產優質品種畝產達4000-6000斤,年產值突破千萬元,帶動百余名村民就業增收?!耙岳鏋槊?,不僅富了口袋,更激活了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笨h市民考察團成員、政協委員李文森感慨道。
考察團沿渦河官莊段前行,金黃的油菜花海隨風起伏,與碧水藍天相映成畫。這片花海不僅是春日勝景,更是村民的“致富田”。村民自發種植油菜花,通過菜籽油加工與鄉村旅游實現增收。后石村村民石會林向考察團算起賬:“每畝菜籽榨油200斤,增收1000元左右,加上游客消費,收益要比種植傳統作物高得多?!被ê=洕让阑肃l村,又為村民開辟了一個多元增收的渠道。
接著,考察團轉至西寨鄉馬中橋村蛋鴨養殖場,140余座現代化蛋鴨養殖棚整齊排列,年存欄量達120萬只的養殖基地令人矚目。西寨鄉宣傳委員王桂青介紹,當地創新“黨建+基地+農戶”模式,盤活林下資源,發展蛋鴨養殖與特色種植。鴨糞用于果樹施肥,果林為鴨群提供天然活動空間,形成循環農業鏈,務工戶均年增收超2萬元。“生態與經濟的雙贏,讓綠水青山真正成了金山銀山!”考察團成員、一線教師王立申贊嘆道。
活動結束后,考察團成員、縣攝影家協會主席邵金忠表示:“此次考察讓我們直觀感受到鄉村產業的蓬勃活力,也為藝術創作提供了豐富素材。”考察團成員一致認為,官莊鄉和西寨鄉的實踐為杞縣鄉村振興提供了寶貴經驗,未來應進一步推廣特色產業模式,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春風拂過金杞大地,鄉村振興的畫卷正以產業為筆、生態為墨,勾勒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圖景。市民考察團的實地探訪,不僅展現了鄉村發展的豐碩成果,更凝聚起全社會助力鄉村振興的共識。未來,杞縣將繼續探索市民考察的創新路徑,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活力。(圖片/葉中琳 劉啟旸)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