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易妍君 廣州報道
“中國版平準基金”果斷托底,疊加央企、上市公司、金融機構拿出真金白銀力挺A股,A股市場信心逐步恢復。
4月8日以來,內需消費板塊率先反彈。
尤其是零售、餐飲旅游等板塊向上動力較足。4月8日—10日,Wind零售、餐飲旅游、食品指數分別上漲了16.15%、11.31%、8.82%,在Wind中國行業指數區間漲幅排行榜上位列第1、第2和第8名。
受訪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內需消費板塊因受外部沖擊較小,且政策支持力度大,成為當前市場的避險選擇。消費板塊的投資邏輯正在變化。
零售、餐飲旅游領漲
在國際貿易環境趨于復雜化的背景下,內需消費成為避險資產。
4月8日—10日,Wind零售、餐飲旅游、食品、商業服務指數的累計漲幅均超過8%,領漲Wind中國行業指數。
“關稅政策導致出口相關板塊承壓,政策重心轉向擴大內需,消費板塊成為經濟托底的核心方向。而內需消費板塊因受外部沖擊較小,且政策支持力度大,成為當前市場的避險選擇。”融智投資基金經理兼高級研究員包金剛指出。
奶酪基金投資經理潘俊表示,海外關稅政策不確定的背景下,會加快國內出臺促消費措施的節奏,如消費券發放、降息預期、農村消費潛力挖掘等,對沖外需下滑風險,對相關的國內消費公司反而是利好。消費板塊尤其是必選消費因需求剛性和現金流穩定,在市場波動較大的時候會成為資金避險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A股深度回調時,跌幅較大的輕工、跨境電商板塊也在最近3個交易日迎來反彈。
截至4月10日,Wind跨境電商、家用輕工精選指數近3個交易日分別累計上漲了8.72%、5.25%;而4月7日,前述指數分別下跌了11.62%、10.44%。
萬聯證券研究團隊指出,“預計關稅政策變化會促使我國加快拓展其他海外市場,同時以更大力度提振內需,將有效抵消關稅政策的負面影響。”
往后看,隨著有關提振內需的政策預期逐漸增強,資金或繼續向內需消費板塊聚集。
“面對出口受損,我國將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經濟實現良性循環,預期各地后續或將持續出臺和落實相關扶持政策和財政政策,真金白銀全方位支持消費領域全面復蘇。”華夏基金有關人士指出。
中信證券研究團隊認為,2025年或成轉折之年,在出口等外需方面持續博弈承壓的背景下,強化內循環、擴容內需消費市場或成為必然選擇。
該團隊分析,中國財政政策持續發力提振內需的大方向或更為明確。同時在市場加劇波動、不確定性提升背景下,消費經歷過往幾年的回調后,疊加“低預期低估值”+“消費韌性特征下的企穩趨勢”,將提升消費配置的資金偏好。
北向資金加倉
事實上,今年一季度,北向資金已經開始加倉消費資產。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北向資金增持了貴州茅臺、美的集團、山西汾酒等消費股。其中,增持貴州茅臺、美的集團的市值分別達到64.4億元、58.8億元,在北向資金增持市值排名中位列第4、第7位。
從絕對持倉市值看,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在北向資金持倉市值排名前20的個股中,包含貴州茅臺、美的集團、五糧液、伊利股份等多只消費股。
據天風證券策略團隊統計,2025年一季度,北向資金主動加倉了兩類主線,一是科技方向,代表是機械設備和汽車(機器人)、計算機,這類方向股價表現亦亮眼,屬于順勢加倉行為,比較符合預期。二是消費方向,代表是社會服務、商貿零售,這類方向今年一季度的股價表現稍弱,但北向資金依然呈現逆勢加倉行為,或更需要引起重視。
大類行業方面,今年一季度,北向資金增持了下游可選消費資產,但減持了下游必選消費。
另一方面,消費方向的ETF也獲得較多資金青睞。
據Wind統計,2025年1月1日—3月31日,股票ETF合計凈流出了1080億元,而匯添富消費ETF、富國旅游ETF分別逆勢獲得10.81億元、8.95億元凈流入。
此外,港股消費板塊同樣“吸金”顯著。1月1日—3月31日,廣發恒生消費ETF、景順長城消費ETF分別凈流入了10.77億元、9.51億元。
步入4月,消費ETF繼續“吸金”。例如,4月1日—4月9日,匯添富消費ETF凈流入了9.46億元,為本月內凈流入額第三大的行業ETF。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紅利落地是吸引資金流入消費板塊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今年將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3月中旬,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3月17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央行等六部門重磅發聲,各項提振消費政策后續會陸續出臺。
諾德基金基金經理顧鈺認為,《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的核心邏輯非常清晰,三大目標是“提升消費能力、創造有效需求、增強消費意愿”,分別對應的解決方法是“增收減負、高質量供給、優化消費環境”。三個方法協同發力,短期有望提振市場信心,長期有望拉動消費并促進經濟結構優化。
投資邏輯生變
在消費板塊新趨勢的同時,機構也在調整投資邏輯。
潘俊透露,目前,其所在公司在消費板塊重點布局了互聯網、汽車、家電、品牌服裝、食品飲料、餐飲等行業。“短期我們會回避有出口美國業務的相關公司。市場大跌時,我們會擇機對錯殺的個股進行加倉。”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將會是一個反復的過程。但實際上對我們的投資策略影響有限。在關稅的強烈沖擊下,一些優質的公司可能會因為市場情緒的影響而被錯誤地低估,這恰恰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買入機會。在市場情緒崩潰的時刻,通常機會大于風險。”桓睿天澤總經理莫小城談道。
他判斷,接下來,結構性機會主要集中在銀發經濟、科技成長和消費復蘇這三個板塊。
部分機構則認為,當前應均衡配置以應對不確定性,以交易思維參與消費股。
國盛證券策略團隊分析,特朗普超預期加征關稅的背景下,市場交易可能轉向內需,即倒逼促消費發力的政策預期,對應消費板塊可能存在交易機會,結合業績可以關注休閑食品創新藥等,但在國內經濟多維度印證超預期改善前,可保持交易思維。
中信證券研究團隊建議,對于消費板塊,應從攻守兼備配置漸進至彈性配置。所謂“攻守兼備”是指,消費互聯網、低估值高回報且經營有望率先企穩的乳制品、大眾餐飲等板塊。而彈性配置是指,順周期特征明顯的餐飲供應鏈、酒類、人力資源服務、酒店等行業。
“當前消費估值仍處于合理偏低水平,從經營端看,即使不考慮政策潛在拉動,2025年二季度有望成為多數消費行業的壓力見底窗口。”該團隊提到。
此外,在中信證券研究團隊看來,有別于過去大基建時代的投資邏輯,當前消費領域呈現出三條趨勢主線。一是回歸理性、品質升級與消費平替并行;二是快樂生活、為精神滿足感和情緒價值付費;三是技術進步和迭代催生的消費新方向,這將提供諸多長期結構性“新消費”機會。
國泰海通研究團隊亦看好新消費板塊的機會。該團隊指出,《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支持新型消費加快發展,而成長性新消費2024年度的業績呈現高彈性。基于此,該團隊看好受益新消費人群和悅己型消費新需求興起的國產個護美妝、古法金首飾、IP潮玩和寵物消費;受益產品創新迭代和商業模式變革的功能飲料、調改商超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