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特朗普政府對華加征關稅已經快一個月了,效果也開始顯現。貿易爭端之后,貨運量開始銳減,美國企業的庫存也越來越少了。《南華早報》透露,最近這幾天,沃爾瑪等美國主要零售商已經通知中國部分供應商恢復供貨。
自美國加關稅以來,不少美國進口商暫停甚至取消了對中國的訂單。不要以為他們能擺脫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那是因為特朗普及其團隊都有嚴重的誤判,他們認為中國對美國擁有巨大順差,依賴美國市場,一旦對華加征巨額關稅,中國會是首批尋求“關稅豁免”的國家之一。但結果是中國也對美國商品加稅,并且這一個月來都沒有與美國進行任何談判。與特朗普及其團隊同樣的誤判的還有美國進口商,他們也以為中美關稅對峙會是短暫的,所以并不急于以高關稅進口中國。哪想到過了一個月,中美還沒進行任何相關接觸,庫存也越來越少了,只能讓中國供應商恢復供貨,而新進口關稅的成本將由美國客戶自行承擔。
這讓我想到沃爾瑪之前的嘴臉,關稅戰之前就曝出,沃爾瑪曾經打算施壓中國供應商降價,試圖將關稅成本轉嫁到中國供應商頭上,嚴重削弱了中企的利潤空間。然后中國政府約談美國進口商,阻斷進口商脅迫供應商降價。多家中國產業協會也表示,堅決不降價。沃爾瑪等美國進口商讓中企恢復供貨,并自行承擔關稅成本,表面看美國慫了,確實是好消息,但從深層來看,這消息卻讓人高興不起來。
因為即使美國對華加征145%的稅率,這些中間商承擔關稅成本,卻仍然能賺到錢。有數據顯示,每年中國向美國出口6000億商品,而這些美國進口企業商品銷售額是2萬億,這錢都進了這些二道販子的口袋了,比如沃爾瑪、亞馬遜。然而美國對華加關稅,這些二道販子為了保障利益,竟然施壓中國供應商降價,就是這么多年慣的。十幾年前,沃爾瑪就無底線壓價采購中國這邊供應商,并通過規模采購打折進貨,中國質優價廉的商品,我們這邊有些企業為了能拿到訂單,互相內卷低價搶單,這才成就了沃爾瑪在美國的低價和利潤空間。
然而中國賣物美價廉的商品,反倒被美國污蔑“產能過剩”“危害全球經濟”。不過這次特朗普加這么高的稅也挺好的,中國供應商也就沒有降價空間。但是看到沃爾瑪這些美國零售巨頭,即使承擔這么多稅還能掙,只能說中國商品還是賣便宜了。關稅戰最終還是由美國企業和美國消費者承擔,所以急需談判的并不是中國,就看特朗普還能頂多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