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感恩奮進 雙爭有我——2025年1—3月“時代新人·河北好人”名單發布,65人(組)榮登“河北好人榜”,我市6人(組)榜上有名。
其中,宋江紅、王銀科、孫鳳英獲評敬業奉獻“時代新人·河北好人”,張正、劉計榮獲評助人為樂“時代新人·河北好人”,岳書臣獲評誠實守信“時代新人·河北好人”,賈利芹獲評孝老愛親“時代新人·河北好人”。
今年以來,我市堅持以雙爭活動為抓手,深入開展“厚植城市精神共建溫暖之城”行動,廣泛選樹宣傳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凝聚向上向善、爭光爭氣的強大能量,為建設太行泉城、美麗邢臺提供精神力量和道德滋養。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01人(組)獲評“河北好人”,102人(組)榮登“中國好人榜”。
事跡展示
宋江紅:電網工匠創新創效 39載守護城市萬家燈火
宋江紅,男,1968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國網河北邢臺供電公司變電檢修中心電纜檢修高級技師。參加工作以來,他始終牢記“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秉持“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的工匠精神,苦練電纜檢修技術,鉆研創新創效方法,沖鋒電網搶險第一線,39年如一日守護城市萬家燈火。他帶頭研發的創新成果先后榮獲中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優秀職工技術創新成果二等獎、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發明專利獎三等獎、河北省總工會優秀職工技術創新一等獎、河北省電力系統職工技術創新一等獎等獎項。先后榮獲“河北工匠”年度人物、邢臺市“五一勞動獎章”、“邢臺工匠”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
王銀科、孫鳳英:勞動夫妻檔守護靚麗和美鄉村
王銀科,男,1954年3月出生;孫鳳英,女,1956年11月出生,柏鄉縣內步鄉王上京村村民。7年來,這對清潔“夫妻檔”身體力行地踐行村規民約,在自己平凡的清潔崗位上散發光和熱,充分發揮榜樣引領作用,激發了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不僅讓村民的思想觀念在逐步改變,也用實際行動倡導村民自覺加入到遵守村規民約行列,讓村民逐漸成為基層治理的“主角”。王上京村被評為“2022年度河北省衛生村”。
張正:堅持17年不收費 累計為4000余名孩子教授籃球課
張正,男,1952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邢臺市信都區團結路街道泉南社區居民。張正曾是一名專業籃球運動員。2008年開始,他連續17年暑假免費教孩子打籃球,累計給4000多個孩子完成了人生的“第一節籃球課”。自從開了這個籃球訓練營,即便現在定居石家莊,張正也會在每年的暑假準時回來,每天早上六點多到達活泉公園,六點半開始帶著孩子們練習籃球。獲評“邢臺好人”榮譽稱號。
劉計榮:促進全民健身的“火炬手”
劉計榮,男,1983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臨西縣網絡文明促進會黨支部書記。近年來,他帶頭捐款捐物并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上百場次;多次組織開展全民健身體育賽事“六進”,激發全縣群眾健身熱情;在擔任新媒體協會會長期間,他引領帶動全縣30余家自媒體走上規范發展的“快車道”。他成立臨西縣網絡文明促進會,打造了“民生事 及時辦”網絡文明公益項目,幫助群眾排憂解難,贏得廣泛贊譽。曾獲評“感動邢臺網絡人物”“邢臺好人”“邢臺市文明市民”等榮譽稱號。
岳書臣:一個信念堅守28載 保護長城矢志不改
岳書臣,男,1972年12月出生,邢臺市信都區宋家莊鎮明水村村民。1997年起,岳書臣義務守護村子附近的馬嶺關古長城,至今已28年,他的巡視不下3000次,線路累計達6萬里。其守護長城的事跡曾被央視新聞“中國之聲”、長城網等多家媒體報道。先后榮獲“優秀長城保護員”“泉城好人”等榮譽稱號。
賈利芹:多年悉心照顧家人 以弱肩挑起千斤擔
賈利芹,女,1976年9月出生,邢臺市信都區西黃村鎮塔西村村民。面對年邁的公婆、大伯、獨居的娘家大爺、未成家的弟弟和去世妹妹留下的兒子,賈利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守護著她的家,以實際行動譜寫了大愛無疆的道德風尚。
作者: 邢臺新聞傳媒 中 心記者 席晶
來源:邢臺日報 我看邢客戶端
編輯:韓亭亭 范永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