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共有2426人獲表彰,其中包括1670名全國勞動模范和756名全國先進工作者。廣州市水務局河湖長制工作處處長朱文玲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
多年來,朱文玲參與廣州147條黑臭河涌治理。2015年,廣州水環境滿意度不足兩成,居民投訴頻發。面對治理任務,她帶隊踏遍全市河涌,反復論證,制定“一河一策”方案,明確治理任務、施工計劃和保障體系。她回憶道:“那幾年我幾乎告別了裙子和高跟鞋,同事們也經歷了各種挑戰,只為確保方案科學有效。”
經過全市水利系統努力,2020年廣州147條城市黑臭水體消除黑臭,20個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全面達標。2024年,這些斷面水質全面達到優良水平。市民對水環境的滿意度躍升至80%,多項治理經驗入選全國典型案例。朱文玲個人也獲評全國水利系統先進工作者、廣東省重點國考斷面水質達標攻堅表現突出個人。
在探索長效治理機制中,朱文玲帶頭創新制度,起草14道市總河長令、40余項相關制度,并將治水工作納入全市1.96萬個網格單元,形成廣州“網格化治水”模式。同時,她積極推動公眾參與,打造“共筑清水夢”文化品牌、開發“水韻廣州 愛水之旅”親水線路、搭建志愿服務平臺。廣州現有100多支治水志愿隊伍,超過70萬市民參與護水。隨著河涌水質提升,市民對親水生活的期待成為新課題。朱文玲與團隊調研千余條河涌,收集民眾意見,提出“理想水生活”方案,形成“八道三帶”空間范式。目前,廣州已建成1400公里碧道,荔枝灣、鴨洞河等碧道成為市民休閑場所,實現從“工程治水”到“生態惠民”的跨越。
在推動水經濟發展方面,朱文玲帶隊深入調研,謀劃24條綠美碧帶建設,推進天人山水大地藝術園、粵港澳大灣區水上運動基地建設,助力水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
(中國日報社廣東記者站 李文芳|羅佳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