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徐風
近年來,銀行業正面臨一場深刻的產業變革,在新舊動能轉換、市場有效需求不足以及金融讓利的宏觀背景下,疊加行業競爭日益激烈與同質化挑戰、客戶需求多樣化,打造價值銀行成為了行業重要的發展趨勢。
在已公布價值銀行相關戰略的商業銀行中,興業銀行已經打了個樣。
近期,興業銀行發布了2024年業績報告,實現營業收入2122.26億,同比增長0.66%;歸母凈利潤772.05億,同比增長0.12%,繼續保持穩健的增長態勢。
與此同時,興業銀行股價也迭創新高,截至4月9日,在2025年至今以7.25%的漲幅位居上市銀行前三位。
在行業承壓的市場環境下,興業銀行取得當前成績得益于前瞻性的戰略布局更好契合了行業新形勢,并通過構建“五大能力”擦亮價值銀行成色,不斷夯實穿越周期的能力基石。
【強化戰略執行,凸顯穩健底色】
面對行業變革,興業銀行行長陳信健表示,將圍繞價值銀行盈利能力強、客戶合作深、風險成本低、業務結構均衡、經營特色鮮明的五大特征,逐步打造戰略執行、客戶服務、投資交易、全面風控、管理推動五大能力。全方位提升興業銀行的精細化管理和綜合服務水平。
打造價值銀行戰略執行為先,興業銀行較早地順應了“科技—產業—金融”的新三角經濟發展循環,通過“三張名片”“五大新賽道”等前瞻性戰略布局在“五篇大文章”的頂層框架中取得了先發優勢。
具體來看,在推動資產負債表重構上,興業銀行已取得了階段成效。
2024年,興業銀行的資產總額達10.51萬億,各項貸款余額5.74萬億。在企金方面,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的貸款余額分別同比增長20.68%、19.64%、10.97%,占總貸款比重從2021年至今分別提升了11.59個百分點、6.62個百分點、2.94個百分點至16.89%、16.87%、9.69%。
與同業對比下興業銀行已經呈現領跑姿態。其中綠色金融是興業銀行的傳統優勢領域,2024年9679.31億的貸款余額保持股份行第一;科技金融作為重點打造的“第四張名片”,貸款余額9689.16億在已公布財報的8家股份行中位居首位;制造業貸款占總貸款比重較2021年末提升3.9%至13.2%,繼續保持股份行前列。
從興業銀行的零售業務來看,信貸結構持續調整。2024年在按揭貸款穩步增長的情況下,個人經營貸、消費貸分別同比增長了8.12%、13.18%,保持了較好增長勢頭。
此外,興業銀行的個人存款規模較上年末增長了2082億至1.57萬億,零售AUM為5.11萬億,在股份行中均排名前三。
“過去幾年我們一直堅持揚長補短,我們鞏固了長板的優勢,加固了底板的優勢,補上了零售的短板。”董事長呂家進表示。
在負債端興業銀行加強了付息成本的管理,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26個BP至1.98%,降幅居股份行較好水平。
資負兩端發力下,興業銀行凈息差降幅明顯收窄,同比下降了11個BP至1.82%。主營的利息凈收入頂住壓力實現了正增長。
由于行業傳統息差業務面臨挑戰,投資銀行、財富管理等輕資產業務正成為商業銀行角逐的新戰場。
【兩大能力驅動,筑牢增長根基】
興業銀行基于傳統的投行和同業優勢,在客戶管理和投資交易兩大核心能力方面有著更為廣闊的發揮空間。
在當前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優質客戶對商業銀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維系重點客戶和潛力客戶的核心除了提供綜合高效的服務能力之外,客戶經營體系的搭建同樣不可或缺。
在2024年興業銀行業績說明會上陳信健行長表示,要妥善處理好挖潛與擴面、負債與資產、表外與表內、風險管控與短期逐利四組關系,其中客戶經營方面的挖潛與擴面排在首位。
“獲取一個新客戶的成本是維護一個存量客戶的5倍,與其在低效拓客上耗費大量資源,不如深耕存量客戶獲取增量效益。”
對此,近年來興業銀行不斷完善客戶管理體系,通過健全客戶分層分類經營、產品交叉銷售和場景金融服務體系,優化產品策略和培育重點場景生態,提升服務專業化和客戶體驗。
就比如在企金客戶方面,興業銀行圍繞股權鏈、資金鏈、供應鏈,推進沙盤作業挖掘潛在優質客戶。不斷深化戰略客戶產業鏈生態圈綜合一體化經營,圍繞“區域+行業+場景”推動普惠小微客戶線上業務提速增效等。
截至2024年末,興業銀行潛力及以上客戶35.81萬戶,占比23.32%,較上年末提升近1%。通過公私聯動新拓展零售代發工資客戶256.04萬戶,同比增長11.31%。
更為重要的是,加強客戶管理也是興業銀行構建大財富管理生態圈的重要一環。財富管理作為銀行業未來的重要戰略方向,是商業銀行發力輕資產業務的重要著力點。
在投資交易能力打造上,興業銀行將提升中間業務收入擺在更為重要的位置,通過打造投資交易敏捷小組快速決策機制,逐步構建“研究-決策-執行”的一體化運作模式,提升整體交易能力。同時結合五大線上平臺強化公私聯動,“大投行、大資管、大財富”生態效應逐步顯現。
具體到業務層面,近年來興業銀行零售AUM增長較快,2021年至2024年間由3.58萬億增長至5.11萬億,年復合增長率為12.59%。同時2024年企金財富AUM日均規模4336億,同比增速達16.42%。
興業銀行財富管理與資管的協同效應同樣顯著,2024年轉型投行FPA規模達3.06萬億,較上年末增長了14.1%。資管子公司規模增長也較快,興業基金公募基金、興業信托資產管理規模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2.70%、118.37%。
在其他非息凈收入上,2024年興業銀行同比增長了9.43%至400.23億,增量主要由投資收益貢獻,對整體營收增長也起到一定支撐作用。
與同業對比來看,興業銀行服務客戶的直接融資能力在多項細分領域保持領先。就比如投資銀行業務中承銷的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規模為8834.26億,位列市場第二位;承銷的境外債券規模67.11億美元,位列中資股份行第一位。在并購貸款業務方面興業銀行也領跑股份行。
在興業銀行打造的五大能力中,管理能力和全面風控在業務發展中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管理能力中的數字化賦能在推動業務模式創新的同時,也極大完善了自身的風控體系。
【數字化賦能下,持續注入發展新動力】
當前,金融科技已成為銀行業發展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加速了產業變革,從“百模大戰”的國產大模型到DeepSeek的火爆出圈,均為銀行業發展提供了機遇。
數字化作為金融科技的重要應用領域,近年來興業銀行不斷加大數字化布局,并提出“數字化轉型是生死存亡之戰”,當下正逐漸從建設期進入收獲期。
一方面,興業銀行“1+5+N”數字興業體系逐步成形且成效顯著,2024年五大線上平臺業務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其中手機銀行月活用戶數2664.03萬戶,同比增長18.26%、興業生活注冊客戶數5539.66萬戶,同比增長14.59%、銀銀平臺機構銷售保有規模6679.94億,同比增長82.34%等。
同時,興業銀行通過組織變革和業務賦能,融合數字興業與數字金融,初步形成了數字化運營體系架構。
比如在零售客戶管理方面,興業銀行將數字運營部納入零售板塊,建立數字營銷中臺,形成了“數字運營+管戶經營”的客戶經營模式。提升對各類客戶尤其是長尾客戶的經營能力,推動MAU向FAU(金融活躍客戶)轉化,數字化運營水平不斷提高。
財報顯示,2024年興業銀行手機銀行有效客戶6278.85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1.97%;企業微信服務968萬客戶,遠程服務總量6711萬次;遠程數字經營搭建營銷場景150個,累計觸客6938.75萬人次。
在金融同業方面,興業銀行持續完善“1+N”金融科技生態圈,以“興業云”為依托,涵蓋支付結算、理財銷售、投融資等多種場景生態服務,為同業提供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
數字化也是興業銀行風險控制的重要應用場景,是打造全面風控能力的重要抓手。風控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資產質量。
興業銀行始終堅持“寧可讓利,不讓風險”的原則,推動風險管理從被動防御向主動經營升級,逐步構建起“研究+業務+風險”三位一體的研究賦能體系、重點分行,重大風險項目總行領導掛鉤督導及敏捷小組工作機制以及基層專業人員掛帥的“鏈長制”等,從制度層面不斷完善風控體系。
同時,興業銀行創新推出了“技術流”授信評價體系,目前已經迭代至5.0版本,更加側重企業的科技實力,從15個維度形成企業畫像。報告期內通過“技術流”的累計審批金額達到了1.11萬億。
興業銀行還建立了“智能監測+人工干預”的雙層預警體系和風險模型敏捷迭代機制,覆蓋全流程關鍵決策環節,進一步提升了風控和審批效率。
從資產質量來看,近年來興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穩中有降,從2020年的1.25%下降至2024年的1.07%。一系列的風控措施下,包括房地產、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信用卡等重點領域的風險化解取得了明顯成效。
銀行業在當前的低利率周期下,興業銀行通過打造五大能力不斷構筑價值銀行壁壘,成為穿越周期的核心動力,也為行業走出差異化路線,更好服務新質生產力,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興業方案。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