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珍珠與刺激》網站近期發布澳大利亞中國工商業委員會前董事會成員戴若·顧比的評論文章,認為美國加征關稅政策對中國的影響將小于美方預期。
文章稱,面對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攻擊,中國有應對的實力。這場戰斗的重點不是爭奪過時的鋼廠或重振工業,真正的挑戰在于有關未來的數字經濟。
戴若·顧比認為,這是中國已經贏得的挑戰,且無論西方的說法是什么,都是建立在堅實的經濟基礎之上的。
2024 年,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GDP 達到 134.9 萬億元,實現了5%左右的增長。高質量發展在持續,并在先進制造、技術創新和綠色轉型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中國制造業投資增長 9.2%,尤其高端制造業等方面增速明顯。此外,中國外貿數據也創下歷史新高,中國的外匯儲備超過3.2萬億美元。
文章稱,中國仍可以生產物美價廉的商品,但重要的是,中國已將其經濟轉向生產以技術創新為基礎的高端產品。
文章說,特朗普政府似乎活在過去,正如其重振底特律古老鋼鐵工業的愿景一樣——仍將中國視為以出口為基礎的經濟體,認為美國是其主要市場。這助長了其“關稅敘事”。
顧比的評論文章截圖
2016 年以來,中國對美出口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彼時,約33% 的中國出口商品是出口至美國的;而現在,這一比例僅為約13%-14%。“沒錯,美國依然是中國重要的出口市場,但已不足以對中國構成破壞性威脅。”
顧比在文章中分析,對美出口可以降至中國對外出口總量的7%甚至更低,而不對中國經濟產生顯著影響。
文章認為,中國的新市場來自于其對多邊主義的支持。中國持續致力于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并加強全球貿易聯系。與二十國集團、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和金磚國家的持續接觸,加強了中國在全球治理和經濟穩定中的作用。這減少了關稅的影響并擴大了全球南方國家的新市場。
更重要的是,真正的經濟實力在于未來技術經濟的發展。文章認為,關稅不會影響數字的輸出、服務的改進或連接性。技術帶來的效率提升足以抵消任何針對更多實體經濟產出征收的關稅。類似的例子很多,它們體現了中國科技的先進程度。更重要的是,它們體現了中國的獨立性,即中國的成功并不依賴于美國的經濟行為。這讓中國得以規避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影響。
顧比在文章中強調,中國有決心絕不讓19世紀受外國干涉的類似情況再發生,這塑造了中國對美國關稅的應對策略,也推動中國在多領域實現技術進步,從而避開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