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國登陸艦發射導彈”,日美聯合演習把中國作為“假想敵”。環球網等多家媒體報道,日美的聯合軍事行動指揮層次正在延伸。美國的聯合司令部、日本的統合幕僚監部,目前性質完全相同,而且概念上也相互接近。駐日美軍司令部的職能也面臨重大調整。
最近,為了檢驗日本自衛隊和美國駐日部隊的聯合作戰能力,搞了個大演習。而且在電腦模擬、包括實兵對抗中,首次把“臺海有事”當成核心、當成重點。而且在演練過程中,日本媒體聲稱有一個項目特別抓人眼球,就是日美聯合“向中國登陸編隊發射導彈”,發射導彈的目標就是登陸艦。而且從打登陸艦的目標和方式去分析,就是阻斷解放軍的后續作戰部隊。
如果在狹窄的臺灣海峽,日美聯合進行情報合作,進行反艦導彈包括其他作戰行動,有觀點認為對于大型登陸編隊有極強的殺傷功能。登陸編隊的登陸艦一般是個頭大、航速慢,在狹窄的海峽中機動能力相對有限,特別是防空反導能力,如果編隊出現不足,那么面對日美聯合的反艦導彈攻擊,將會出現比較大的問題。也有觀點認為,如果對航母包括其他作戰艦艇發動打擊行動,由于編隊自身防御能力相對較強,有可能無法準確命中。
另外在整個登陸編隊中,對“臺獨”武裝威脅最大的就是登陸編隊。而且美日聯合設想,一旦有作戰行動,解放軍的作戰必將連續進行快速進行,大型登陸編隊是登陸的核心,是登島的重點,也是摧毀“臺獨”武裝最核心最重要的作戰部隊和作戰力量。
如果能夠對登陸編隊進行高效突擊,讓兵力無法接觸臺島,無法到達海岸線,他認為這個行動就會變得曠日持久,所以從基本設想去分析,美日聯合軍事介入就是想通過在臺島周邊建立起“反艦導彈圍墻”,對于解放軍大型登陸編隊的速度,包括作戰節奏進行阻止進行拖延,一旦出現了這個行動,島上“臺獨”武裝憑借現有的作戰能力,與登陸作戰的解放軍分隊就可以形成膠著戰、城市戰、持久戰,所以想法非常的貼合,就是想把持久沖突、長期沖突當成核心、當成重點。
如果在美日聯合導彈攻擊之下,解放軍后續作戰部隊沒有辦法大量投入,快速投入,高節奏投入,這樣他認為“臺獨”武裝依托現有的城市地形,依托海岸防御工事,依托島上的山地環境就可以長期作戰,這樣作戰行動就會變得節奏很慢強度很高。而且曠日持久的行動,也會為美日包括美國盟友在周邊展開一系列作戰行動提供條件。
所以從這次日本、美國聯合司令部所提出的演練課題,包括實彈以及計算機模擬的分析結果去分析,就是一個字就是要慢,要把整個節奏拖慢,時間拖長,這樣對于大陸經濟發展,包括作戰能力持續也會產生比較大的作用,所以日美首次聯合“向中國登陸編隊發射導彈”,顯示出了在“臺海有事”時,日本和美國可能要有動作,我們要高度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