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廈門4月13日電 (記者 楊伏山)“公共服務制度建設與智能化——‘第三屆公共服務研究合作網絡’論壇”12日在廈門大學舉辦。
“公共服務制度建設與智能化”第三屆公共服務研究合作網絡論壇在廈大舉辦。 廈大供圖
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鮮明特征。面對拓展公共服務供給、創造高品質生活的新形勢與新任務,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持續完善制度機制。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在為構建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供給體系提供新動力,加速公共服務體系的智能化轉型進程。
主辦方13日介紹,在此背景下,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指導下,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公共政策研究院會同《中國行政管理》雜志社攜手舉辦這一論壇。來自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蘭州大學、新疆大學、《中國行政管理》雜志社、《管理世界》雜志社、《行政論壇》雜志社、《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等機構60余位專家學者及近100名師生代表與會共襄盛舉。
廈大黨委常委、副校長李智勇在會上稱,公共服務關乎民生、連接民心,近年來,該校秉持陳嘉庚先生“上以謀國家之福利,下以造桑梓之庥禎”的理念,圍繞國家戰略與民生需求優化學科布局,形成多學科協同發力的民生服務矩陣,構建覆蓋公共服務理論、制度設計、實踐應用的全鏈條研究體系,通過產教融合、學術創新和數智賦能,形成一批高質量研究成果,為新時代公共服務制度完善提供“廈大方案”。希望論壇進一步聚焦公共服務制度在智能社會中的理論構建與實踐變革,深入研討智能時代公共服務的創新模式與范式轉型,為構建與中國式現代化相適應的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國家治理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秘書長、《中國行政管理》雜志社社長張定安說,40年來,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和《中國行政管理》雜志社始終將公共服務作為核心議題之一,持續關注民生保障、基層治理、公共服務均等化等重大問題,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頻共振。作為《中國行政管理》創刊40周年系列活動的首場活動,此次會議既是對過往公共服務領域研究的一次階段性總結,更是凝聚學界共識、深化協同創新的新起點。
廈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廈門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陳振明認為,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正在成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性力量。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任務是以高效能治理推進高質量發展,實現高品質生活。在智能化時代和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推動公共服務的制度建設與智能化轉型更加迫切。
隨后,10位專家做主旨演講。本次會議還設有三個分論壇。“公共服務的制度建設”圓桌論壇,“公共服務的智能化供給”論壇,“政務服務的數智化轉型”論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