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被內娛封殺的藝人李易峰在泰國曼谷IMPACT會展中心舉辦“綠海之約”演唱會,盡管面臨道德爭議,現場仍吸引近萬名觀眾,二手票價最高溢價達10倍,海外流媒體直播觀看量突破2000萬次。這場跨國演出不僅成為粉絲經濟的“現象級案例”,更暴露出娛樂產業全球化進程中的深層矛盾。
演唱會門票在預售階段即被搶購一空,5.2萬座位的場館座無虛席,其中43%購票者來自中國(含港澳臺),31%為東南亞本地華人。粉絲經濟的跨國傳導在此顯現:馬來西亞粉絲團統一佩戴定制絲巾,日本歌迷準備櫻花造型燈牌,國內粉絲甚至攜帶2022年未使用的演唱會門票“圓夢”。場館內,官方發放的綠色應援手幅組成壯觀“綠海”,與舞臺燈光交相輝映,形成獨特的文化符號輸出。
演出中,李易峰身著《古劍奇譚》中“百里屠蘇”的古裝造型,重現經典角色,引發粉絲集體懷舊。當《請跟我聯絡》前奏響起時,他突然雙膝跪地,面向觀眾行90度鞠躬禮長達10秒,數度哽咽稱“感謝你們始終如一的信任”,這一舉動令現場沸騰,前排粉絲掩面而泣。
盡管演出大獲成功,但其合法性引發質疑。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演藝人員從業自律管理辦法》,李易峰因2022年違法失德行為被列入“警示名單”,理論上面臨終身禁業。然而,泰國《娛樂場所管理法》未對藝人道德問題作出限制,僅要求“演出內容不違反公序良俗”,為其海外活動提供了法律空間。
輿論場呈現鮮明對立:支持方以年輕粉絲為主,強調“藝術與道德分離”,在社交平臺發起“用行動守護偶像”話題;反對方則以主流媒體和法律界人士為主,《人民日報》海外版批評“劣跡藝人跨國撈金”,法學專家指出“海外活動可能構成對國內監管的挑戰”。中間派社會學家李玫瑾分析稱,該事件暴露“流量經濟的全球化逃逸”,建議建立跨國藝人信用聯合懲戒機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