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朗普把對華關稅加征到了125%,但這并沒有讓中國屈服。在關稅戰打不贏的情況下,美國似乎準備上“硬手段”。
【美軍即將在太平洋舉行大規模聯合軍演】
《南華早報》援引美國“戰區”軍事新聞網站報道稱,在與中國關系日益緊張的背景下,美國正尋求改善其在太平洋地區的聯合作戰訓練。即將在太平洋舉行大規模、多兵種聯合作戰演練,以檢驗美軍各兵種的無縫整合,以及與盟友伙伴的協作能力。
美媒稱,美軍將在今年夏天舉行前所未有的大規模軍演,此次演習將由美國空軍牽頭,類似北約在冷戰時期舉行的“重返德國”軍演,目的是應對印太地區未來可能爆發的“高強度戰爭”。屆時,美軍及其盟友將出動大約300架戰機,分散在25個部署地點,以增強戰時生存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軍此次演習和以往美軍在太平洋地區舉行的演習,比如美國空軍的“重返太平洋”、“竹鷹”和“太平洋天空”演習、美國海軍的“環太平洋”軍演等等目的一致,都是以“和中國開戰”為假想背景。
這意味著,五角大樓已經將太平洋作為未來沖突的主戰場,集結大部分力量準備“軍事攤牌”。美國軍事專家宣稱:這些演習將讓中國“知難而退”,阻止中國進行“任何軍事冒險”。
【特朗普關稅戰并沒有讓中國屈服】
事實上,美國在太平洋的頻繁演習,恰恰暴露了自己最焦慮的事情:面對中國的崛起,美國深知單憑自身難以壓制,因此只能依靠盟友,營造一種“我們人多”的聲勢,以此向中國施壓,試圖遏制中國的發展步伐。
但這種威懾對中國來說,實在沒有用。無論是從實力還是戰略威懾方面,中國都最足以應對美國。
單從軍事實力來講,解放軍的發展早已超出了美軍的預料。近期,據《南華早報》報道,解放軍在戈壁沙漠成功完成了一次導彈防御試驗,16枚彈道導彈同時向單一目標發射,用以測試中國最先進的雷達系統應對飽和攻擊的能力。
測試結果顯示,該雷達成功識別并跟蹤所有目標,還能有效區分真實彈頭和誘餌彈。匿名軍事專家指出,此次測試標志著中國成為全球首個驗證16枚導彈飽和攻擊攔截能力的國家,其攔截率已超越美國的“中導系統”60%的水平。
另外,中國擁有強大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能力。近年來,中國在南海、東海以及西太平洋區域部署了一系列先進武器系統,包括東風系列反艦彈道導彈、隱形戰斗機、遠程防空系統以及海軍艦隊的現代化升級。這些武器系統的存在,使得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行動變得更加復雜和具有高風險。
【中國成功完成一次超大規模導彈防御試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擁有強大的戰爭潛力和工業生產能力。作為全球制造業中心,中國的工業產能占全球45%,在長期沖突中具備強大的物資保障能力。而美軍近年來在多場沖突中暴露出的后勤短板,也顯示出其在持續戰爭中的脆弱性。
也就是說在戰爭潛力方面,中國的優勢遠遠超過美國,即便美國有膽子與中方發生沖突,也很難從中全身而退。
從長遠來看,美國想通過“秀肌肉”來迫使中國讓步的策略注定不會奏效。中國不僅有能力應對美軍的軍事威脅,還能在經濟、外交、科技等多方面持續增強綜合國力,確保在地區和全球事務中占據有利位置。
綜上所述,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集結,雖然看似氣勢洶洶,但實際上更多是出于對自身戰略地位下降的焦慮。中國面對美方的軍事施壓,不僅要保持冷靜,更要繼續推進軍事現代化、強化區域合作,并不斷提升綜合國力。
歸根結底,美國的貿易戰注定難以取勝,軍事威懾更難以達到預期目標。
中國歷史上的無數教訓早已證明,對強權的退讓只會換來更得寸進尺的壓迫,填不滿美國無止境的貪欲。唯有以牙還牙、堅決反制,才能讓對手認清現實,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
歷史已經無數次警示我們:對霸權的縱容,就是對自己的傷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