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林秀芳,今年48歲,初中畢業,來自一個小縣城。
年輕時家里窮,初中一畢業就去沿海打工,后來機緣巧合嫁到了現在的這個家庭。
丈夫叫周建國,比我大一歲,是個老實巴交的男人,初中畢業后一直在縣里的一家五金廠上班,后來廠子倒閉了,他就開始做點零工,養家糊口。
我們結婚二十多年,有一個兒子,如今已經考上大學,在外地讀書。
家庭條件并不好,我用了很多年才東拼西湊攢下夠買房的錢。
2008年,我用自己的積蓄加上娘家借的錢,在縣城買了一套小兩居,寫的是我和丈夫的名字,但首付款和裝修錢全是我出的,連我爸媽的養老錢也搭進去了。
婆婆姓趙,今年快70歲了,是個典型的農村婦女,年輕時候吃了不少苦,把兩個兒子拉扯大。
小叔子周建華比我丈夫小7歲,從小就聰明,讀書也好,后來考上了大學,現在在省城一家單位上班,生活比我們強多了。
婆婆最疼這個小兒子,什么都想著他,家里但凡有點好吃的、好穿的,都是先給他留著。
說實話,我對婆婆沒什么怨言。她年輕時也苦,也不容易。而且我一直覺得,做人要有良心,婆婆老了我照顧她是應該的。可是誰能想到,到了她人生的最后階段,她卻做出了一件讓我心寒至極的事。
02
一切的起點,是婆婆被查出胃癌晚期那年。
那年是2023年,她突然消瘦得厲害,開始還以為是年紀大了吃不下東西,后來實在不對勁,送去市醫院檢查,醫生說已經是晚期,最多還有一年時間。
聽到這個消息時,婆婆沒哭,我也沒哭,只有丈夫蹲在醫院門口抽了一根接一根的煙。回到家后,婆婆把我單獨叫到房間,說:“秀芳啊,我這身子怕是熬不過今年了。我想把房子留給建華,他一個人在省城也不容易。”
我一愣:“房子?哪個房子?”
她一臉理所當然地說:“你們一家不就住我家那套房子嗎?就那套唄。”
我心里“咯噔”一下。我們現在住的房子確實是我買的,但因為婆婆一直住在我們家,我也沒讓她搬走,漸漸地她就以為那是她的家了。可那房子,明明是我一分一毫攢出來的血汗錢!
我耐著性子說:“媽,那房子是我買的啊,首付是我湊的,裝修的錢也是我出,貸款也是我還。”
婆婆卻擺擺手:“你是我兒媳婦,房子寫著你們夫妻倆的名字,算是你們兩個的。建國是我兒子,房子自然也該是我的。”
我有些氣不打一處來,卻又不好發作,畢竟她身體不好。我只說:“媽,現在不是說房子的事的時候,咱們先治病要緊。”
婆婆點點頭,但眼神里明顯帶著防備。
之后的幾個月里,她的病情迅速惡化,而我也一直在醫院陪護。
小叔子偶爾從省城回來一次,帶點營養品,拍拍婆婆的手,說幾句好聽的話就走了。
婆婆每次看到他,眼淚都止不住地流,嘴里念叨著:“我這輩子最對不起的就是建華,小時候讓他吃了那么多苦……”
我聽著聽著,心里開始泛酸。那我呢?這些年,我不也苦么?
后來,婆婆住進了醫院安寧病房。某天,我去給她送飯,正巧聽見她和小叔子在說話。
“媽,這事兒你就放心吧,房子我會處理好。”
“你小心點,別讓你嫂子知道,她一聽這事兒肯定不同意,我已經找人寫好遺囑了。等我百年之后,這房子就是你的。”
我站在門外,整個人僵住了。
回到家,我把這事告訴了丈夫。他皺著眉說:“那房子本來就是咱倆的,媽說話你別往心里去。”
我冷笑了一下:“她都找人寫好遺囑了,還能只是說說?”
丈夫沉默了半天,說:“等媽走了,咱再看吧。”
我知道,他從小怕他媽,凡事不愿跟她頂嘴,遇到事就躲著。我也不指望他能幫我爭什么,可這房子是我一磚一瓦攢出來的,我不能忍。
幾天后,我鼓起勇氣找婆婆攤牌。
“媽,那房子的事,我得說清楚。你要是非要寫遺囑,那你得知道,那不是你的房子,你沒權轉給別人。”
她臉色一下陰了下來:“你這人怎么這么不識相?我辛辛苦苦把你們拉扯大,住了你家幾年,就成了外人了?”
我忍了又忍,說:“媽,咱們講理,不是講情。你不是外人,可房子是我買的,這是事實。”
她一下子拍了床板:“你就惦記著這點房子!虧我還把你當閨女看!”
我沒再說話,轉身就走,心里卻是翻江倒海。
從那天起,婆婆對我的態度變了。
她不再讓我喂飯,不再讓我陪她去醫院檢查,甚至當著醫生的面說我是“冷血兒媳”。
小叔子每次來,都會對我冷嘲熱諷:“嫂子,你們夫妻這么多年也沒啥存款吧?
要不是我媽住你家,你還能攢下這套房?”
我氣得發抖,卻又無可奈何。
幾個月后,婆婆離世了。辦完喪事第三天,小叔子拿著一份公證過的遺囑找上門來,說:“嫂子,我媽已經把房子留給我了,這是公證的法律文書,你們要搬出去。”
我當場差點暈倒。
我拿著房產證去找律師,律師看了看,搖頭說:“你是產權共有人,婆婆的遺囑無權處分這套房子。如果她不是房主之一,她立再多的遺囑也沒用。”
我心里松了口氣,卻也感到極度諷刺。婆婆費盡心思想把房子給小兒子,結果卻連基本的法律常識都不懂。
小叔子知道這事后,氣得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有些人為了房子,連死去的老人都不放過。”
我看著那條朋友圈,心如死灰。
03
如今,婆婆去世快半年了,事情算是暫時告一段落。房子還在我們手里,但我和丈夫之間的感情卻越走越遠。我知道,他夾在中間也難做人,可我更知道,我的委屈,他從來沒看見。
兒子放假回來,問我:“媽,你是不是和爸冷戰了?”
我笑了笑,沒有回答。
我不知道未來會怎樣,或許我會堅持守住這套房子,也或許有一天我會厭倦這一切,帶著兒子離開這個家。
但我知道一件事: 房子不是遺產,它是我一生的付出,是我用自己雙手換來的尊嚴。
婆婆走了,帶著她對小兒子的偏愛,也帶走了我對這個家的最后一絲幻想。剩下的路,我會走得更堅定,也更清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