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黔南州老年大學的教室里座無虛席,一場主題為“守護記憶,健康晚年”的健康科普活動正在這里舉行。黔南州中醫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腦病外科及對外交流部聯合組成的醫療團隊,為老年學員們帶來了一場內容豐富、實用性強的健康講座科普服務。
腦病外科主任王維軍以《認識阿爾茨海默病,讓記憶不再“迷路”》為題,為老年學員們帶來了一場生動的科普講座。他首先介紹了阿爾茨海默病(AD)的嚴峻現狀——我國65歲以上人群AD患病率約為5%,且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顯著上升。
“很多人認為記憶力下降是自然衰老現象,但其實阿爾茨海默病有明確的病理特征,早期干預可以延緩病情發展。”王維軍詳細列舉了AD的早期預警信號,如:近期記憶減退(如剛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轉眼就忘了),執行能力下降(如原本熟練的家務變得困難),語言表達障礙(如話到嘴邊卻找不到合適的詞),性格或情緒變化(如原本開朗的人變得沉默或多疑),抽血即可篩查,早期發現不再是難題。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王維軍主任重點介紹了阿爾茨海默病(AD)的前沿早期篩查與治療方案。其中,頸深淋巴管-靜脈吻合術(LVA手術)為AD患者開辟了全新的治療路徑,帶來了重獲生活希望的曙光。截至目前,該院已成功開展25例LVA手術,臨床效果令人振奮:部分患者術后恢復了近期記憶能力,能夠清晰回憶日常瑣事;部分曾迷失方向的患者重新找回歸家之路;還有患者恢復自主進食能力,甚至失語多年的患者也重新開口交流。這些顯著的改善案例,充分展現了該療法的臨床價值與廣闊前景。
“過去,AD的診斷主要依靠認知量表和影像學檢查,但現在通過血液生物標志物檢測(如β-淀粉樣蛋白、Tau蛋白等),可以在癥狀出現前5-10年發現風險。”他解釋道,“黔南州中醫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已開展相關檢測,只需抽血即可初步評估患病風險,方便老年人早篩查、早干預。”
此外,他還結合國內外最新研究,提出科學可行的預防建議: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每周3-5次有氧運動(如快走、太極拳),可促進腦部血液循環。認知訓練:閱讀、下棋、學習新技能等,有助于保持大腦活躍。社交互動:多參與集體活動,減少孤獨感,降低患病風險。
講座結束后,許多老人針對自身情況提出了具體問題,一對一健康咨詢,個性化指導受歡迎,如:我最近總是忘事,需要做哪些檢查?家里長輩有AD,我會不會遺傳?體檢報告里的‘認知功能篩查’有什么用?醫務人員耐心解答,并結合個體情況給出建議,如推薦高風險人群進行血液AD標志物檢測、定期認知評估等,讓老人們收獲實用的健康管理方案。持續關注老年健康,讓公益服務常態化。
阿爾茨海默病的防治,"早篩早治"是核心關鍵。隨著醫學科技的飛速發展,以血液檢測為代表的無創、便捷篩查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讓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識別不再遙不可及。黔南州中醫醫院開展的此次科普宣傳活動,不僅向公眾普及了權威的醫學知識,更為老年人送上了主動健康管理的實用"金鑰匙"。我們衷心期盼,每一位出現認知障礙癥狀的患者都能及時獲得科學、規范的診療方案,讓我們攜手同行,共同守護老年群體珍貴的記憶寶庫,為"夕陽紅"增添更多溫暖與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