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首寫在大地上的詩。
當旅行被重新定義, 云南不再是“景點打卡地”,而是讓390萬人“住進生活”的旅居天堂。人們踏遍三迤大地,在雪山腳下種下理想;推開傣家竹樓,瀾滄江晚風吹來創作靈感;蕩開一壺普洱,像是喝下整片原始森林的故事……
在這里,旅居者不僅找到了詩和遠方,更找到了內心的寧靜與歸屬。這里的每一片云都裹著山歌的悠揚,每一縷風都藏著茶咖的醇香,這里的一切都在詮釋——“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
云南網將從歷史縱深、民族文化、地理奇觀、生態密碼、氣候詩學等多個維度,解碼旅居云南現象的深層邏輯,探尋其跨越時空的共鳴點,聊聊旅居云南的獨特魅力、發展故事、未來前景。
日前發布的《中國康養產業消費趨勢報告(2025)》指出,消費者向往的康養勝地中,云南和海南優勢顯著;具體到城市,則以三亞、昆明、青島、大理深受歡迎。
昆明“春城”的美譽已流傳近六百年,大理的“風花雪月”里藏著四季分明的療愈節奏,騰沖的地熱溫泉在80余處溫泉眼間升騰著千年養生智慧……冬可避寒、夏可避暑,云南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生態環境,是國內外游客向往的天然康養勝地。
一路花開 靳衛民 攝
世界康養看中國,中國康養看云南。旅居康養是文旅產業和養老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業態,存在著巨大的消費潛力。近年來,云南省持續推動旅游、健康醫療和養老養生深度融合發展,著力解決旅居云南的后顧之憂,為廣大旅居人群提供全方位、全服務的康養環境。
天賜稟賦,寫在山水之間的康養密碼
云南的康養稟賦,是大自然億萬年雕琢的杰作。海拔從76米到6740米的垂直落差,造就了全球罕見的“立體氣候博物館”,為不同體質人群提供了精準的康養選擇。
這里的氣候系統如同一臺精密的生態儀器——昆明年均氣溫約15℃,大理蒼山洱海間的負氧離子濃度達每立方厘米3827個,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年均降水量超1500毫米……這種獨特的氣候組合,形成了天然的“氣候康養室”,讓每一次呼吸都成為身體的療愈。
大理洱海 圖源:“大理文旅”微信公眾號
這里的溫泉數量多、分布廣、類型全,目前已查明的溫泉共有1240多處,約占全國溫泉總數的三分之一,溫泉地熱點總數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云南的溫泉熱水水質類型以重碳酸鈉(鈣)或硫酸重碳酸鈉(鈣)型中性微礦化水為主,含2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礦物元素,對養顏護膚、強身健體、治愈疾病、防癌抗癌等有特殊功效。
云南的森林覆蓋率位居全國前列,綜合空氣環境質量在國家二級標準以上,同樣位居全國前列。云南是我國氣候舒適指數最高、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空氣潔凈度最好的地區之一。云南星羅棋布的高原湖泊群落以及烏東德、糯扎渡、漫灣、大朝山、小灣等一批世界級、國家級的江湖資源,是開展水上戶外運動的理想之地;有高黎貢山、怒江大峽谷、金沙江、虎跳峽等享譽世界的名山大川,是開展低空跳傘、動力滑翔、蹦極巖跳、峽谷穿越等戶外運動的絕佳場所。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 西雙版納州委宣傳部 供圖
云南的中醫藥除了治病救人,還有中藥食品、化妝品、保健品等新產品,“中醫藥+康養文旅”等新業態,越來越受人們歡迎。云南是全球罕見的中藥材富集地區,域內中藥資源共6500余種,占全國的51%左右,天然藥物資源的品種數量居全國首位;在全國現有的野生植物藥材中,云南占80%,發展生物制藥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研究發現,康養消費者的核心需求聚焦“身心健康、生活質量與品質、延緩衰老”,追求多元化的康養模式。而云南,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空氣質量優良,森林覆蓋率高……是旅居者的不二之選。
政策加持,多元服務讓旅居者樂享云南
為更好、更精準地服務廣大旅居人群,加快推動文旅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早在2016年,“健康生活目的地”便寫入云南產業發展戰略,在全國率先將大健康產業列為重點培育方向。此后,云南省更是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打造多元服務,讓旅居者樂享云南。
2020年,云南省10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實施意見》。今年4月11日,省委書記王寧在滇港中醫藥全產業鏈發展推介會上表示,希望滇港雙方共同開發“中醫藥+康養文旅”等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更好服務人民群眾健康。他還表示,云南“十大云藥”中,有5種是藥食同源,4種可用于保健食品……
三七種植基地
2022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其中明確,我省將打造一批國際康養旅游勝地,打造生態養生旅游新業態新產品,加快建設一批溫泉康養旅游重大重點項目,建設一批醫療養生旅游重大重點項目,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生態、健康、時尚”康體健身休閑新業態產品和體育旅游品牌。
2023年,云南省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旅游與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就挖掘資源、培育經營主體和品牌打造等方面提出七方面15條措施,加快推進生態旅游和森林康養高質量發展。
隨著昆明、楚雄、保山、曲靖、普洱、大理等地入選“中國候鳥式養老夏季棲息地”,云南已成為旅居養老熱門目的地,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年人走進云南的老年公寓、康養機構長期居住,深度體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云南特色的美食、周到的服務、完善的設施、豐富的生活,讓“候鳥”們充分感受到“在家”的溫暖。
今年3月底,云南首個智慧養老綜合體——云甘美·悅養園城正式開業。該項目以醫療為基礎、養老為核心、藥械為配套,推出云南首個醫、康、養、旅全鏈全域協同化智慧養老品牌,集機構養老、社區養老、旅居養老,康復理療、專業護理、健康管理和適老化產品體驗等多業態于一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全產業鏈運營創新模式。
云甘美·悅養園城
位于昆明市晉寧區的古滇康養園人氣高漲,接待中心時常排起長龍,1168套養老公寓全部客滿。作為昆明市的一家高端康養機構,這里提供基本的住宿、餐飲服務,為前來旅居的老人配備了生活管家、旅游管家、醫療管家、文娛管家。園區內每個社區都有護士站,設有醫院和健身房、圖書館、舞蹈教室等服務設施,還開辦老年大學,長期活躍著20多個老年興趣社團,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老人在古滇康養園跟著護士一起做操。陳飛 攝
搪瓷缸、縫紉機、軍用挎包……走進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鳳凰谷生命養護中心的懷舊療愈室,濃濃的年代感撲面而來。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開展音樂療法、運動療法、認知訓練、計算力訓練、閱讀訓練等不同的治療和康復訓練,可以實現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年人群體的早期發現、早期干預、早期治療,減緩病情發展。
鳳凰谷生命養護中心 圖源:“美麗開遠”微信公眾號
始于山水,是綠水青山的饋贈;歸于煙火,是千家萬戶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云南,不再匆匆“打卡”,而是選擇住上一段時間,成為“新云南人”。省委書記王寧日前在滇港中醫藥全產業鏈發展推介會上表示,去年來滇旅居人數近400萬,其中不少是來康養旅居的。
破局之道,把握“四大趨勢”實現鳳凰涅槃
云南康養產業,起步早、發展快、成效看得見。今年起,云南又將實施旅居云南三年行動,全力發展康養、研學、文體、養老等新業態,為遠道而來的旅居朋友,打造一套私人訂制的“生活盲盒”。
當前,康養產業正經歷從要素疊加向深度融合的關鍵轉型,從“簡單相加”邁向“內在融合”,未來需以專業化分工、科技賦能及品牌建設為核心,推動十萬億級市場高質量發展。而云南康養產業想要實現鳳凰涅槃,需要認清、把握以下四大趨勢:
古滇康養園 圖源:“古滇康養園”微信公眾號
突破康養“老年專屬”的狹義認知。據《中國康養產業消費趨勢報告(2025)》顯示,康養消費者參與康養的平均年齡已降至41.5歲,康養理念逐步取代傳統的養老觀念。對此,云南應突破康養“老年專屬”的狹義認知,關注更多群體,逐步覆蓋健康狀態、亞健康到臨終關懷的“全生命”周期,聚焦全人群,延展康養產業鏈條。
持續抓氣候、森林、中醫藥等資源型康養。經研究,康養旅游、醫療康養、氣候康養、智慧康養等新興領域占比增速顯著,與中醫藥康養形成“一超多強”格局。云南的氣候、環境、森林資源、中藥材等屬于獨有資源、稀缺資源,應持續重視好、發展好,將資源稟賦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龔德濤 攝 圖源:云南發布
繼續打響“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品牌。經研究,通過康養實現“身心健康,提高幸福感”“良好生活習慣,提升生活品質”“延緩衰老,保持年輕態”是用戶最認同的三個方面。未來,云南康養產業可持續打響“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品牌,重點關注中年、老年、青年群體需求,精準謀劃、打造全產業鏈的康養服務,抓住新的增長點。
國際經驗需“本土化”創新。研究發現,國際康養先進理念、技術、療法,對中國康養產業發展有很大的促進,德國森林自然療法認證、日本互助養老模式等被本土化改造,推動康養服務專業化升級。云南在吸收國際先進療法、技術、專業理念的同時,應強化本土特色,逐步構建起“科研驅動標準、政策規范亂象、中西結合增效、場景賦能普惠”的立體發展格局。
高黎貢山
回望云南康養產業發展之路,始終以綠色生態為基底,以科技創新為引擎,以開放合作為紐帶,書寫著健康中國的云南篇章。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洱海之上,當溫泉水霧氤氳在高黎貢山間,云南正用獨特的生態智慧,為全球康養產業提供中國方案、云南樣本。
來源:云南網
編輯:李瑩娜
編審:李菁
終審:李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