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升級。4月10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征收的“對等關稅”稅率提高至125%。累加此前20%的基礎關稅,美國對我國加征的最新關稅高達145%。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準,自2025年4月12日起,中國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將稅率從84%提高至125%。
為應對關稅調整帶來的影響,國內各大電商平臺紛紛宣布將搭建內外貿一體化的線下線上聯動平臺,助力外貿企業開拓市場。
京東宣布將推出2000億出口轉內銷扶持計劃;拼多多此前推出“千億扶持計劃”;蘇寧易購啟動“外貿優品振興計劃”;美團推出五項舉措支持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百度AI優先扶持100萬家企業出口轉內銷;盒馬向外貿企業正式開放24小時綠色入駐通道;叮咚買菜面向廣大外貿企業招募優質合作伙伴;交個朋友、謙尋、東方甄選等直播機構也陸續發布相關扶持計劃。
此外阿里、抖音電商、快手、唯品會等10余家電商平臺表示,將發揮電子商務直聯供需優勢,推出訂單直采、外貿專區、流量支持、綠色通道、供采對接等八方面舉措。
一、近20年沉淀 資源賦能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
在此背景下,4月14日,數字經濟服務商網經社重磅推出“出口轉內銷”解決方案,六大計劃幫扶中國外貿企業“明道、取勢、優術、合眾、踐行、護航”,并將聯動全國各大跨境電商協會,扶持外貿企業。
網經社創始人曹磊表示,網經社深耕電商18年來,積累了平臺、培訓、企業游學、展會、渠道等資源,基于這些資源,網經社推出六大幫扶計劃,從頭到腳、循序漸進地助力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明道計劃】
道為術之靈,術為道之體;以道統術,以術得道;道是理論知識。“明道”就是加強實操、運營知識研修。
網經社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聯合全國近百家專業電商培訓機構共同開展“外貿轉內銷國內電商銷售實操培訓”,助力企業快速掌握技能。
2、【取勢計劃】
“勢”往往無形,卻規定了方向。順勢而上,則事半功倍;逆勢而動,則事倍功半。
“公域的盡頭是私域”。出口轉內銷的外貿企業,必須搭建“出口轉內銷”專屬新零售平臺。網經社提供出口轉內銷的公私域結合的新零售平臺解決方案,工具包括:店鋪電商、拼團電商、社區團購、私域直播、O2O特賣館,構建生態閉環,形成兩大網絡即供應鏈網絡和店長銷售網絡。
3、【優術計劃 】
“術”是能力,能力是知識、方法、策略和經驗的集合體;“術”也是可解決實際問題的流程和策略,是可以提高效果和效率的技巧。“優術”即通過向優秀成功企業實地學習、游學走訪,取長補短,不斷提升自身能力。
網經社依托總部大樓網盛大廈,獨家運營網盛大廈游學基地,立足濱江輻射全杭州,組織外貿企業游學國內頭部電商平臺、服務商、直播機構(基地)、一線電商內銷品牌商等公司,吸取實戰經驗。
4、【合眾計劃】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企業在自我研修過程中,雖能深入鉆研,需重視同行間的互助合作。通過分享研修信息與成果、交流實踐感受與經驗,實現優勢互補,在相互激勵中不斷進取。
組織外貿企業參加網經社每年合作的全國各大城市近100場各類電商展會、選品會、論壇、渠道對接會,面對面、“1對1”對接全網各類內銷電商渠道資源,涵蓋綜合電商、私域電商類、直播電商、私域直播、服務商等,覆蓋美妝、母嬰、酒水、家清個護、食品等類目。
5、【踐行計劃】
“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積極實踐各種理論和方法,站在“巨人肩膀”,快速打開國內電商市場。
網經社深耕電商18年,匯聚100+電商平臺、1000+直播、100+私域渠道、1000+服務商等渠道資源。
助力外貿企業對接100+主流國內銷售電商平臺,1000+MCN機構、獨立主播,100+私域渠道等。包括不限于京東、拼多多、唯品會、得物、抖音電商、快手電商、美團、小紅書等。
6、【護航計劃】
外貿企業剛從事“出口轉內銷”時,由于市場不同、環境不同、平臺不同、渠道不同、客群差異,肯定會遇到來自監管、平臺、友商和消費者的方方面面問題,這就需要我們來為您企業順利轉型“保駕護航”。
基于網經社合作的近200家來自全國各地知名律師事務所、稅務財務服務機構,為您企業提供方方面面法律、法務、合規、稅務、財務等專業咨詢與落地服務。
同時,國內各大電商平臺“僅退款”、“亂罰款”、“扣押保證金”、“凍結商家貨款”、“隨意關店”等亂象層出不窮,相當部分電商內銷商家深受困擾。
因此,基于網經社旗下“電訴寶”平臺“商家維權通道”為“出口轉內銷”企業保駕護航,該商家維權通道已去年7月底上線以來,截止目前已累計受理超過10000家電商平臺商家維權投訴,其中相當部分在經過“電訴寶”介入后得到解決。
二、響應國家“雙循環”戰略 培育新消費生態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認為,外貿企業回流內需市場,本質是多重壓力下的必然選擇。中美關稅壁壘導致出口成本攀升,海外訂單縮減倒逼企業尋求新出路。電商平臺此時發力,一方面響應國家“雙循環”戰略的政策導向,借勢吸納優質供應鏈資源;另一方面瞄準外貿企業沉淀的研發能力與品控標準,這些長期服務歐美市場的制造能力,可以填補國內中高端消費的供給缺口。
“電商平臺此番布局,短期看是幫助外貿企業紓困的應急方案,長期則是在培育新消費生態。當‘外轉內’商品以更高性價比重塑消費者預期,這場轉型是中國制造向價值鏈高端攀升的關鍵一躍。最后,外貿企業與本土市場的深度磨合,或將催生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品牌。”莊帥補充道。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俊斌也稱,美國關稅政策調整,受到影響的中國外向型企業面臨重大的挑戰。
我國一直提倡雙循環經濟,這些企業的產品品質很好,轉型內貿是一個好的方向。但這些企業在轉內貿的過程中,一般都存在品牌知名度不高、國內電商經驗不足、消費者體驗少、推廣力度不夠等經營難題,京東、盒馬等平臺企業推出針對出口轉內銷企業的扶持計劃,對該類型企業是雪中送炭,也是高度愛國主義的體現。
三、“轉內銷”幫助外貿型企業度過困難期 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莊帥表示,對長期依賴海外訂單的外貿企業而言,轉內銷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畢竟歐美大單模式與國內小批量訂單的沖突考驗柔性生產能力,平臺流量成本與賬期壓力可能擠壓利潤空間,食品、家電等領域還需應對國內外質檢標準的轉換成本。
劉俊斌認為,系列扶持計劃可以使這些外貿型企業的產品,用低成本的擴展模式進入國內市場,通過扶持和背書,快速建立品牌知名度和信任度,幫助這些企業度過階段性的困難期,同時實現雙循環供應。
“通過這樣一些措施,對一些外貿企業、生產企業會產生一定的作用。關鍵是需要這些企業要主動行動,不能等。原來它們可能比較熟悉美國市場、國際市場,現在他們要趕快去研究國內市場,研究國內的電商渠道、商超渠道。畢竟企業之間的合作是以利益為前提,要雙方都能夠得到想要的東西才可以,所以我們需要這些外貿企業盡快靜下心來好好研究國內市場的一些需求特點。”鮑躍忠這樣說到。
四、外貿企業拉升國內消費服務基準 形成“鲇魚效應”
莊帥指出,外貿商品普遍延續出口品質標準,并且同等品質商品價格明顯下探。另外出口轉內銷還帶來品類擴容,戶外裝備、智能家居等新品類涌入市場,以及外貿企業成熟的售后體系也可以拉升國內消費服務基準,形成“鲇魚效應”倒逼本土企業升級。
鮑躍忠表示,這樣的促消費措施在當前環境下對提升國內消費市場還是會帶來一定的幫助,會把一些好的產品通過進入國內市場,進入國內商城系統,去推動商品供給的更大豐富,以此更好滿足國內消費需求,產生積極的作用。
無獨有偶,深圳市物流與供應鏈實戰專家委員會專家、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與劍也認為,電商平臺推出“出口轉內銷”舉措對平臺和外貿企業而言是雙贏,平臺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和優質的產品,外貿企業也能受益于平臺優秀的供應鏈在國內打開市場。
【小貼士】
此前,“一帶一路TOP10影響力社會智庫”、“中國跨境電商50人論壇”副會長單位、“絲路電商產教融合國際共同體”創始單位——網經社獨家發布《“中美關稅大戰”對跨境電商影響與對策報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