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第一個任期,挑起貿(mào)易戰(zhàn),現(xiàn)在第二個任期剛上來,就挑起關(guān)稅戰(zhàn)。面對咄咄逼人的美國,我們?yōu)楹尾荒芡丝s?我們上下五千年歷史,這類事情發(fā)生過多次,以史為鑒,歷史中自然有答案。
北宋時期,先后簽下澶淵之盟、宋夏慶歷和議,表面是花錢保平安,實則后患無窮
1005年(北宋真宗景德二年,遼圣宗統(tǒng)和二十三年),北宋與遼朝訂立和約,互為兄弟之國,北宋每年給遼朝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因澶州(河南濮陽)在宋朝亦稱澶淵郡,史稱澶淵之盟。
1044年(北宋仁宗慶歷四年、西夏景宗天授禮法延祚七年),北宋與西夏訂立和約,李元昊去帝號,西夏向宋稱臣,北宋每年給歲幣銀7萬2千兩、絹15萬3千匹、茶3萬斤(包括基本的銀5萬兩、絹13萬匹、茶2萬斤,以及各種節(jié)日增加銀2.2萬兩,絹2.3萬匹,茶1萬斤)。因合約訂立年為北宋仁宗慶歷四年,史稱慶歷和議。
在這種背景下,蘇洵寫下《六國論》,用秦滅六國的典故,建議宋仁宗停止賄賂遼和西夏,用賄賂之財來養(yǎng)兵或封賞有功之臣。
蘇洵開篇就寫道:“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意思是六國被秦滅掉,主因不是戰(zhàn)敗,而是過度討好賄賂秦國。
蘇洵描述戰(zhàn)國時的場景:“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諸侯割地求和,導(dǎo)致自身國力衰退,此消彼長,秦國一步步蠶食,最終滅亡六國。
最后蘇洵總結(jié):“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意思是六國前車之鑒在這擺著,現(xiàn)在大宋比六國要強(qiáng),如果重蹈覆轍,就連六國都不如了。
可惜宋仁宗視而不見,后來的皇帝也沒當(dāng)回事,以為高枕無憂。
1126年(北宋靖康元年,金太宗天會四年),完顏宗翰率金兵東路軍進(jìn)至汴京城下,逼宋議和,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并割讓中山、河間、太原三鎮(zhèn)。
1127年(北宋欽宗靖康二年,金太宗天會五年)正月,金軍南下攻擊北宋都城汴梁(今開封),宋欽宗赴金營求和,被扣押。宋將范瓊變節(jié),將徽宗、宗室、后妃公主等交給金軍抵債。
二月六日,金太宗下詔廢徽、欽二帝,貶為庶人。金軍擄走宋徽宗、宋欽宗、太子趙諶、宗室、皇后、妃嬪、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史稱靖康之變或靖康之難。北宋滅亡,國祚一百六十八年。
今天的情況,與戰(zhàn)國時、北宋時相似,各國即使跪下,將美國關(guān)稅降到0,美國依然會征各國關(guān)稅。美國還會對下跪者得寸進(jìn)尺,讓跪著的各國買100年不能賣的美債,并且每年收取持有稅。比如買100億美國國債,100年不能賣,每年還交給美國2億持有稅。
他強(qiáng)任他強(qiáng),清風(fēng)拂山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