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奧巴馬曾在總統任期之內榮歸故里,到非洲肯尼亞一個叫科格羅村的小地方視察,從而讓他成為國際認可的,真正實現衣錦還鄉的非洲裔美國總統。
但那一次的“回家”并不怎么理想,因為身為總統,奧巴馬不可能真正自由自在地與家人聚首,不可能真正擺脫掉身上揮之不去的高調。
相比而言,還是1987年,那是奧巴馬首次回到非洲老家更為真實,那時他就坐在村頭和哥哥喝酒,自如地幫祖母扛大米。
有人將奧巴馬這次回鄉之旅稱為“尋根之旅”,畢竟從出生到26歲,他只聽說過自己父親的家鄉也從未真正踏足過。
那時奧巴馬還在芝加哥的社區工作,而他工作的正是一個黑人社區,那幾乎是他走向政治的開始。
不得不說,奧巴馬其實非常清醒,他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黑人基因的現實,并想到了如何利用它而不是回避它。
這一點,讓人想到了英國王室離家出走的梅根,身上明明流著非裔的血液,可卻非要拼命塑造自己與非洲無關的現實,所以她的人生處處擰巴。
奧巴馬從美國到達肯尼迪首都內羅畢,然后才坐4個多小時的車到了他父親的家:科格羅村,一個距離當地縣城60公里的小村莊。
奧巴馬的父親有一個大家庭,不僅有父母,還有兄弟姐妹,以及第一任未離婚的妻子及7個孩子,妥妥的多代同堂,人員復雜。
不僅如此,其實奧巴馬父親的大家庭當時是由祖母薩拉當家的,祖父已經離世,而祖母卻不是親的,是祖父后來再娶的女人,按理他應該叫薩拉繼祖母的。
這樣沒有血緣關系的親情,第一次面對應該格外尷尬。可薩拉很是友好,那些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們也很不錯,很快便與奧巴馬打成了一片。
當時薩拉為奧巴馬準備了很實用的生活用品,一個當地傳統的三腳凳,高高的奧巴馬坐在上面相當憋屈。還有一個便是專門趕蒼蠅的拍子,當地別的不多,蒼蠅實在太多了,必須人工自動驅逐。
除了這兩樣東西,薩拉竟然給了奧巴馬這個繼孫子一塊盾牌,據說那是當地權力的象征,后來人們認為他最終可以獲得美國總統競選的勝利,與這份特別的禮物有一定關系。
好吧,有沒有關系不重要,只能說奧巴馬的家人們很給力,沒把他當外人。
奧巴馬自然也非常接地氣地接受了當地的生活方式,與自己的哥哥在村頭的田里喝起了酒。
同父異母的哥哥馬利克相當有酒量,他除了帶著奧巴馬在村里轉之外,還要帶他去田里勞作,然后累了就坐在田頭一起摳著腳趾頭喝酒,那場面相當炸裂吧?可奧巴馬竟然很快習以為常。
奧巴馬回憶那段時光是非常開心的,認為哥哥馬利克很不錯,但馬利克似乎并不怎么開心,他曾對媒體說:那家伙從未邀請我到美國去玩,“比如吃上一頓嫩嫩的肉排和凱撒沙拉,再坐下來暢聊一番。”
想來奧巴馬在美國是沒份閑工夫了吧?但在老家的日子,他真正將自己當成了家中的一員,大熱的天氣,主動隨繼祖母下田參加勞作,而且還能輕松將一大袋的米扛起來背回家去。
從照片來看,奧巴馬當時背著大米的樣子非常輕松,所以外界都在懷疑他扛的是不是大米,或者是沒有脫粒的大米?
不好說,但薩拉似乎相當高興,對著鏡頭笑得臉上開花。
縱使沒有血緣關系,但能與一個來自美國的孫子相處上一段時間,也算是很愉快的經歷了吧?
其實我們更應該羨慕的是奧巴馬的母親,她養孩子的方式就非常松弛,兒子長大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管你是去非洲還是哪里。
有資料顯示,奧巴馬同父異母的妹妹也很優秀,她沒有像哥哥一樣從政,但她嫁了一個加拿大籍的中國人,這一家人真是五湖四海,相當包容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