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的天目湖(Tianmu Lake)還裹著薄紗,游船碼頭的老船工已經開始擦拭船舷。我站在觀景臺咬下第一口焦溪古鎮(Jiaoxi Ancient Town)買來的海棠糕,糖霜混著晨霧在舌尖化開——這大概就是江南的滋味。常州人常說"一座龍城,半部江南史",但真要走起來才發現,這里的山水故事可比想象中更鮮活。
?竹林七賢的現代版本?
南山竹海(Nanshan Bamboo Forest)的纜車吱呀作響,載著滿廂游客往云端攀升。記得有次和本地攝影家老陳約在這里拍日出,他指著霧氣里若隱若現的竹梢說:"都說常州人像竹子,看著溫吞吞的,骨子里韌得很。"這話在壽星廣場那尊慈眉善目的壽星銅像前得到印證——青石板上刻著二十三代守林人的名字,最近那個00后小姑娘的銘牌還泛著新銅的光。
要說避暑,當地人更愿意帶你去西太湖(Lake Tai West)。去年八月碰見劃帆板的大學生團隊,領頭那個皮膚曬得黝黑的常州囡囡笑說:"別光盯著蠡園看,湖東新修的濕地棧道藏著白鷺幼兒園呢。"果然,轉過蘆葦蕩就看見三兩只幼鳥在淺灘撲棱翅膀,老漁民撐著竹篙從水墨畫里漂出來,船頭竹籃里還沾著銀魚鱗片。
?在佛塔尖上讀城?
天寧寺(Tianning Temple)的晨鐘總能驚醒半座城。有回跟著住持登寶塔,十三層旋梯轉得人頭暈,卻在頂層撞見意想不到的畫面——現代樓宇間穿插著青果巷(Qingguo Alley)的馬頭墻,遠處恐龍園的過山車正劃出彩虹弧線。老住持遞過望遠鏡:"看那個穿漢服拍vlog的姑娘,她太爺爺可是給我送過素齋的。"
青果巷的石板路被雨水泡得發亮時最有味道。去年梅雨季鉆進巷尾的竹編店,店主老爺子邊編蝦簍邊念叨:"現在年輕人就愛去環球動漫嬉戲谷(Global Animation Happy Valley)找刺激,哪曉得我們這些老手藝..."話音未落,他孫女抱著剛買的初音未來手辦蹦進來,祖孫倆斗嘴的樣子讓滿屋竹器都活了過來。
?當恐龍遇見諸子百家?
中華恐龍園(China Dinosaur Park)的夜場燈光秀確實震撼,但要說特別體驗,還得數閉園后的幕后探訪。飼養員小李神秘兮兮地展示仿真霸王龍的"牙齒":"這材質和嬰兒奶嘴一樣,要不怎么說我們常州人講究剛柔并濟呢。"這種奇妙的混搭在淹城春秋樂園(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Park)更明顯,上周參加沉浸式劇本殺,扮演法家的姑娘在"百家爭鳴"環節突然掏出手機直播,彈幕里"荀子老師好帥"的留言飄過戰國屋檐。
說到吃,天目湖砂鍋魚頭肯定要嘗,不過本地老饕會拉你去市井深處找驚喜。記得有家藏在菜市場二樓的老店,老板非說他的香糟扣肉要用運河船工傳下來的陶罐燜。最絕的是配的那碟腌篤鮮,脆生生的雷筍尖混著五花肉,吃急了真會咬到舌頭——別問我怎么知道的。
?時間在這里打了個盹?
常州博物館(Changzhou Museum)的青銅器展廳總讓我想起焦溪古鎮的銅匠鋪。上個月遇見非遺傳承人在復制春秋時期的酒器,他敲打紅銅的節奏居然和展廳安保的腳步聲莫名合拍。這種時空交錯感在西太湖美術館達到頂峰,落地窗外現代游艇劃開的水紋,恰好疊在展出的明代運河古畫上。
要說遺憾,可能是沒趕上南山竹海的新筍節。但民宿老板娘安慰說:"留點念想才好,就像我們常州人說的——茶要七分滿,情要八分濃。"這話倒是在回程高鐵上品出滋味:看著窗外漸遠的龍城輪廓,突然發現相機里最美的照片,竟是青果巷雨檐下那串沒對上焦的燈籠光影。 (www.niomoni.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