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本輪關稅戰開打之后,中國不卑不亢,淡定反制。
過去六天時間,中國打出六通外交電話,充分彰顯了中國的能力與強大。
但美國的政治精英們更難受了。
美財長貝森特更是氣急敗壞,“警告”中國說“這不是鬧著玩的”!
中國的朋友圈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簽署行政令,宣布對全球商品加征10%的普遍關稅,并對多個國家和地區啟動所謂“對等關稅”。
隨后幾天,更是宣稱要對中國加收145%的高額關稅。
這無疑是一次赤裸裸的單邊主義行為,也是對全球貿易秩序的公然挑釁。
面對特朗普的單邊主義、霸權行為,中國毫無所懼,展開了堅決的反制。
6天內,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撥出6通重量級電話。
4月8日,他與歐盟高級官員進行了視頻會談,明確指出美國的做法已經嚴重損害多邊貿易規則,破壞了全球經濟穩定。
王文濤強調,中歐應繼續堅持以規則為基礎的貿易體系,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為動蕩的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和正能量。
接下來的幾天,王文濤分別與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G20輪值主席國南非、沙特、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巴西,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伊維拉通話。
這些國家和組織,幾乎涵蓋了當前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地區平臺與經濟體。
中國與他們的通話不僅僅是表達立場,更重要的是協調立場、傳遞信任、凝聚共識。
在特朗普人為制造關稅壁壘的當下,中國的做法,無疑展現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而中國的做法,也贏得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尊重和支持。
4月9日,英國國防參謀長拉達金抵達北京訪問。
這是十年來英國軍方最高層級的訪華行動,意義不言而喻。
緊接著,4月10日至11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訪華。
他此行的核心目的,就是希望深化雙邊經貿關系,為西班牙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創造更多機會。
這是桑切斯第三次訪華,表明他對中國市場的穩定性和增長潛力充滿信心。
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已計劃在7月底前訪華,作為美國長期盟友的她,在此刻主動接觸中方,背后傳遞出的信號更加耐人尋味:
即便是美國的傳統盟友,也開始意識到華盛頓的政策正將全球拖入不確定的泥潭,而中國,反而成了維持合作秩序的重要支點。
眼見著關稅戰沒有打敗中國,美國高層可是急了......
美財長急了
4月15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公開發出強硬言論,直言中美之間的關稅局勢“不是鬧著玩的”,如果事態繼續發展下去,“中美之間的貿易機制將不可避免地徹底破裂”。
這番話聽上去強硬,但其實更像是一種情緒失控的警告。
在分析人士看來,貝森特的表態不僅沒有起到震懾效果,反而暴露出美國高層日益加重的焦慮情緒和戰略失誤。
歸根結底,他這番話的背后,折射出三個不可忽視的現實。
第一個現實是,美國比中國更需要對方的市場。
在過去幾十年全球化的演進中,中國產業鏈早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美國的消費品市場高度依賴“中國制造”,尤其是在電子產品、服裝、藥品、機械零部件等關鍵領域。
一旦與中國徹底脫鉤,美國的供應鏈、物價體系將承受巨大沖擊,這一點美國民眾已經有了切身體驗。
新一輪關稅剛剛生效不久,不少超市便出現了民眾搶購囤貨的現象,街頭抗議活動此起彼伏,矛頭直指白宮。
第二個現實是,特朗普政府對中國態度的誤判依然存在。
他們仍然幻想,只要加壓加稅,就能迫使中方讓步,回到“談判桌上”接受美方設定的規則。
可現實卻是,中國不僅沒有退讓,反而迅速作出回應,用冷靜、果斷的外交動作來表明自身立場。
這份定力,恰恰說明中國早已擺脫了被動應對的時代。
第三個現實則更深層。
美國政府中一部分人仍然迷信“關稅牌”,誤以為這是一把可以隨時掏出的王牌。
他們不了解的是,中國如今的抗壓能力、內需潛力和產業升級早已今非昔比。
更重要的是,中國社會對外部壓力的應對機制已愈發成熟,從中央到地方,從企業到消費者,對于美國的所謂“關稅戰”都毫無懼色。
而美國則陷入了“外強中干”的惡性循環,一方面對外叫囂關稅戰,另一方面卻頻頻朝令夕改。
眼下,美國與其繼續幻想中國會退讓,不如坐下來重新思考:怎樣與中國平等相處,才是真正理性的出路。
參考資料:
中歐雙方團隊已開始接觸——環球時報
溝通兩軍交流合作,釋放關系向好信號,英國最高軍職首長十年來首次訪華——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