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新能源車火是火,但電池起火、碰撞出問題的新聞也跟著多起來。大家心里都犯嘀咕:有沒有一輛車,能讓人踏踏實實覺得電池這塊兒穩當?最近研究了一圈,發現領克 Z10 在電池安全上的表現,還真有點東西。
先說說它的電池硬件。領克 Z10 用的是定制金磚電池,這套電池有個 “十宮格” 電池防撞隔艙,聽著像給電池包劃分了十個小格子?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每個格子都能獨立緩沖碰撞能量,就算某個地方受沖擊,能量也不會一下子傳到其他格子里。而且電池用了 NTP 無熱蔓延不起火技術,有 8 重安全防護結構,從外到內層層保護。
實驗室里的極限測試,領克 Z10 的電池包簡直像 “闖關選手”。比如外部火燒試驗,行業一般測 130 秒,它直接扛了 240 秒,燒完之后電池包沒起火也沒爆炸,狀態還挺穩。還有擠壓疊加針刺測試,先對高壓電池進行擠壓,然后再用針刺,做完實驗一測,電池表面溫度才 33 攝氏度,這溫度跟室溫差不多,說明電池內部沒出啥大問題。更嚴格的是側面柱碰測試,中歐法規只要求沿電池包測 1 個點,領克 Z10 直接測了雙邊 30 個點,能抵抗 65 噸沖擊力,這相當于好幾輛重型卡車的重量壓上來,電池包還能扛住,確實厲害。
光看實驗室數據可能覺得離自己挺遠,實際事故中的表現才更讓人關心。今年 3 月 17 號,貴州遵義有輛領克 Z10 在高速上出事了。車主開著車時速在 90 - 120km/h,突然感覺到車底被碰撞,當時時速 101km/h,靠邊停車后發現車底冒煙。。現場勘察發現,車底插入了個直徑約 5cm 的鐵質支架,插入深度 2cm,碰撞位置對應的就是那幾串電芯。要知道,行業里電池包針刺試驗一般用 5mm - 10mm 直徑的鋼針,刺的還是單一電芯,這次事故里的異物直徑是實驗室鋼針的 5 - 10 倍,還同時刺破 4 顆電芯,破壞力比標準測試強多了。但領克 Z10 的電池包撐住了,沒起火沒爆炸,就憑這一點,對車主來說就是實實在在的安全保障。
除了硬件上的防護,軟件層面的監控也很關鍵。領克 Z10 的 BMS 智能管理系統,搭建了云端、車端、樁端三位一體的防護網,能 7x24 小時監控電池狀態。通過大數據分析,能提前發現電池的異常情況,第一時間提醒用戶,就像給電池請了個全天候的 “安全管家”,隨時盯著它的狀態。
可能有人會問,這么注重安全,會不會犧牲續航和充電速度?領克 Z10 的數據挺讓人意外:95 度電池版本 CLTC 續航能到 806km,71 度電池版本續航 602km,充電 15 分鐘能增加 573km 續航。在保證安全的同時,續航和補能效率都沒落下,這說明工程師在設計的時候,確實在安全和性能之間找到了平衡。
其實說白了,用戶買電動車,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安全,然后才是續航、充電這些。領克 Z10 在電池安全上的這些測試和實際表現,不是為了拿幾個證書、搞點噱頭,而是真真正正從用戶角度出發。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不需要懂太多復雜的技術原理,只要知道這輛車的電池經過了比行業標準更嚴格的考驗,在關鍵時刻能扛得住,那就是值得信賴的。畢竟開車上路,安全才是第一位的,領克 Z10 在這一點上,算是給行業打了個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