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電動車的過程中,需要經常給電動車充電,各地加強電動車規范停放和充電行為,目前各大小區已經安裝了充電樁,只需要掃碼就可以充電,非常的便利,但是為什么車主寧愿飛線充電,也不愿意使用充電樁?讓我們聽聽使用的車主是怎么說的。
充電樁充電費用會翻倍
在小區充電樁充電的時候,充電樁往往采用的是“按功率+時長”的收費模式,比如充電器最大功率220瓦,一元錢可以充4個小時,充電功率為220~350瓦,一元充3個小時,充電功率為350~500瓦,一元錢充兩個小時,充電功率為500~800瓦,一元錢只能充一個小時。
另外還需要注意,除了充電電費以外,充電樁還會單獨收取服務費,一般為0.5元/度。
比如配置48V20Ah電池的電動車,充滿需要一度電,每次充滿需要8個小時左右,按照最低的標準充電電費為兩元,同時還要支付0.5元的服務費,所以車主每次充電需要支付2.5元。
如果使用自己家的電,車主只需要支付一度電的費用即可,也就是0.5元,所以使用充電樁充電,費用幾乎是在家充電的5倍。
充電樁“限流”會影響電池壽命
除了收費比較貴以外,還有更隱蔽的問題在于充電樁的技術調控,為了增加充電的時長,同時也為了降低設備損耗的風險,運營商往往會限制輸出電流大小的方式,來控制充電電流,增加充電時間。
比如車主使用3A充電器,電動車可以8個小時充滿,但是商家限制充電電流只有2A,如果要充滿的話,需要連續充12小時,這就會讓車主多支付4個小時的費用。
很多車主不知道,往往根據原來的經驗設置,只充8個小時,這時電量只充了60%,長時間充不滿,會導致電池結晶,影響電池的使用壽命。
萬一充電樁起火,形成“火燒連營”效應
理論上來說,使用充電樁充電,消除了入戶充電的隱患,但是卻帶來了新的危機,因為充電樁采用集中式的充電方式,電動車機動在一起,萬一有一輛電動車因為熱失控導致起火,可能會殃及其他無辜的電動車,造成“火燒連營”的效應。
也就是說,雖然飛線充電存在安全隱患,但是出現火災事故,最多只能一輛車被燒毀,但是在充電樁充電,可能會出現多輛車被集中燒毀的情況,而且可能還會造成更大的火災。
所以充電樁必須要具備消防安全能力,比如必須要有傳統干粉滅火器、需要具備智能煙感系統、車棚需要有阻燃材料間隔,但這些要求很多小區充電樁并不具備。
總結
充電樁是非常便利的充電方式,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仍然有很多人愿意使用飛線充電,為什么不愿意用充電樁呢?主要有3個原因,充電樁充電費用高、充電樁限制電流,導致電池充不滿、充電樁可能會導致更大火災。
那么,您認為哪種充電方式最安全?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