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電視劇《大染坊》由王文杰執導,陳杰任編劇,侯勇、羅鋼、薩日娜等人主演,曾獲第24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二等獎、優秀男演員獎等獎項。
該劇聚焦愛國實業家、印染巨擘陳壽亭的成長與創業之路,講述了他憑借堅韌品質、過人謀略,從學徒蛻變為商界奇才,在商戰中堅守民族氣節,于亂世中探索中國工業印染之路的故事。
《大染坊》正在“重溫經典”頻道播出,現特邀本劇文學編輯、山東影視傳媒集團副總經理李九紅,將刊發于《中國電視》2003年第11期的署名文章重新整理編發,解讀這部劇如何通過陳壽亭這個人物藝術地表現“資本”和“工業”的東方化過程和民族化道路,展現二十世紀初齊魯大地的真實風貌,折射中國民族工業在動蕩年代的跌宕之路。
電視劇《大染坊》劇照
電視連續劇《大染坊》是對傳統個人奮斗故事的新闡釋,也是對民族工業題材電視劇的銳意突破。在這部電視劇中最感人、最成功的是編劇陳杰創作、導演王文杰執導、演員侯勇塑造的陳壽亭形象。全劇透過對一代民族資本家的成長道路和人生命運的描寫,使陳壽亭這一形象成為中國電視劇史上一位具有獨特審美價值的人物。
小名陳六子的陳壽亭父母早亡,討飯為生。但他心存善良,天資聰明,胸懷大志。要飯之余,愛去書棚聽說書,深受民間傳統文化浸染,后被周村一位染織業主收留,從此走進了標志著當時民族工業發展的“大染坊”。
陳壽亭少時遍嘗人間冷暖、體味世態炎涼,無形中把中國的傳統美德鐫刻在了他的成長進程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既是陳壽亭一生的座右銘,也是這一人物傳達出的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電視劇《大染坊》劇照
陳壽亭還代表了一種現代文化的力量。首先,他的身上蘊涵著與時俱進的品格和發展的眼光,這是當代社會寶貴的精神資源。陳壽亭將手工印染技術提升到機器印染,再發展到印花技術。他從偏僻的周村走出來,走入大城市,夢想用實力征服繁華的上海,乃至把企業發展到全世界。陳壽亭在創業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膽識、胸襟和氣魄與當代社會所提倡的與時俱進的品格和發展的眼光相一致,對現實社會具有啟示和指導作用。
其次,重視科技、重視人才的理念使陳壽亭身上閃爍著現代意識的光芒。他曾反復強調,沒有盧老爺子、林老爺子等人對他的信任和重托,就沒有他豁出去干事業的動力和施展歷練的天地,這揭示的是伯樂識馬的道理。而陳壽亭對技術工人呵護有加的行為則凸顯了民間文化尊重人才的觀念。
電視劇《大染坊》劇照
陳壽亭的傳奇經歷強調了人的經濟素質需要與道德素質相結合。陳壽亭并非借助嚴格的等級來確定其家長的倫理地位,他在處理盧家駒、孫明祖、林祥榮對自己的敵意時顯得寬容大度,他也會回敬合伙人盧老爺子、林老爺子對自己的賞識。他能一步一步打下印染業的半壁江山,一定程度上歸功于他毫無陰暗心理的健全人格。其實,這種健全人格在第一集他當叫花子時,就已經借著他在漫天飛雪的夢境中叫板起唱《紅鬃烈馬》實現了。
陳壽亭沒有什么政治權力,而是依靠人性的深度和廣度,成為中國民間文化和文學中類似“活菩薩”一類的人格形象,在施加忍讓、寬容與同情時,也意味著該角色在心理上的強大與成熟。
可見,《大染坊》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對人的行為舉止、思維習慣的影響,全劇因而具有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確保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當代社會的傳承。
電視劇《大染坊》劇照
《大染坊》的故事發生在新舊觀念、中西文化沖撞的時代,陳壽亭在這個廣闊的歷史背景上,用個人奮斗的歷史,譜寫了一曲中國民族工業的悲喜之歌。當然,最讓人感到震撼的還是他用自己的行動,展示了中國普通民眾自強不息的奮斗之歌,折射出一代民族資產者在實現強國夢的奮斗歷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樸素的民族精神。他具有出色的組織能力、經營能力、實利意識,以精明的洞察力捕捉一切商機,憑借強健的體魄和不屈的精神,在列強的傾軋中,從一個叫花子成長為聲震南北的印染界奇才。
電視劇《大染坊》劇照
陳壽亭這一形象還實踐了創作者對民族智慧的一次審美想象。他把民間智慧運用于商戰的奇招異數,是本劇著力渲染的精彩之處。在他的奮斗經歷中,每一次遇到的難題看起來都是不可逾越的,但每一次解決難題的方法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比如陳壽亭為八路軍提供灰色布匹,但怕灰色布運不出濟南,于是利用自己的染織知識,在染布時加入了一種調劑,只要將布淘洗一遍就能恢復成灰色。
電視劇《大染坊》劇照
陳壽亭的悲劇結局體現了一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民族氣節。全劇雖然把宏大的歷史背景和政治斗爭放到故事之后,把人物的命運走向拉到前臺,但重大的歷史事件,像五四運動、九一八事變、抗戰全面爆發等,陳壽亭都是運用智慧和力量投身其中:在青島,他把40丈飛虎牌布匹拿出來支持學生游行,東北淪陷后收留了一大批逃難的職工并加以撫恤,不顧個人利益開展消滅漢奸染廠的智斗等等。而最后韓復榘棄城逃跑,陳壽亭在生日宴會悲憤至極吐血而亡的一幕,是全劇的最高潮,亦是點睛之筆,這一筆完成了主人公民族氣節的升華。至此,陳壽亭用其一生完成了自己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人格,可謂“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電視劇《大染坊》劇照
同時,《大染坊》通過對陳壽亭的生活背景和物質環境的描摹,對齊魯文化是一次全方位介紹。它第一次正面展示了齊魯文化在二十世紀初葉對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折射出齊魯民間文化、民間智慧的奇光異彩。劇中大量出現的民俗事象,不是簡單的標貼,而是建立在對齊魯文化深刻理解之上的文化創造與展示。
電視劇《大染坊》劇照
《大染坊》通過陳壽亭的個人奮斗史,抒寫了中國民族工業在二十世紀初發展的歷程,用歷史性的眼光透視了一代人強國夢的幻滅,敏銳地捕捉住救亡與啟蒙、反帝與愛國等時代命題與民族工業發展的千絲萬縷的聯系。通過該人物的形象刻畫,藝術地表現了“資本”和“工業”的東方化過程和民族化道路,以及對“個人、家庭、國家”三位一體的命運性思考。
(原文《艱難的跋涉——淺析電視劇主人公陳壽亭的人物形象》刊發于《中國電視》2003年第11期。作者李九紅,山東影視傳媒集團副總經理,一級編劇。山東省首批簽約文藝評論家,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訪問學者。兼任山東省文聯副主席,山東省電影家協會主席。)
本文編輯:趙聰 毛逸
來源:李九紅/“電視藝術”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